防洪工程措施
为了防御洪水、减免洪水灾害而修建的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措施大体划分为泄洪工程、蓄洪工程和分洪工程3大类别。泄洪工程主要指行洪河道、沿河堤防,拦河闸和穿堤涵闸,是防洪工程系统中的基础和骨干。行洪河道是宣泄洪水的通道,河道整治和疏浚是为了拓宽和浚深河槽,裁弯取直,消除阻碍水流的障碍物等,使洪水河床平顺通畅,加大泄洪能力。蓄洪工程主要指水库利用合适地形拦河筑坝,使河谷形成人工水域,用以拦蓄、控制天然径流,改变其原有时空分布状况的工程。水库是控制性的防洪工程,目的是滞留一部分洪水,削减洪峰,降低水库下游水位和洪峰流量,避免各支流集水区洪峰流量同时汇集,减轻洪水对堤防的威胁。同时还可以蓄留一部分洪水,提高枯水期流量,供下游各用水部门使用,防洪作用十分显著。水库因所处地点不同,可分为山谷水库和平原水库,主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部分组成。分洪工程是在洪水有可能超过河道安全水位、流量时,为保护河道堤防的安全,减少某一河段的洪水流量,使其控制在河床的安全泄量以下而分担超额洪水的工程设施。许多河流因防洪能力不够,防洪标准不高,为了防御较大洪水,在过水能力不足的河段上游的适当地点,修建分洪闸,开挖分洪道,分担主河段的洪水流量,减少对高度发展地区的灾害。分洪工程因分出洪水的归宿不同,类型主要有: 直接分洪入海的入海减河;分洪入邻近河道或经调蓄即回归原河道的分洪道;分洪入邻近湖泊洼淀,停蓄一段时间后仍回归原河道; 分洪入蓄洪垦殖区。习惯上把后两类容纳洪水的地方统称为蓄滞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