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
阜阳市位于皖西北的黄淮大平原南端,面积9775平方公里,人口865万。辖颍州、颍东、颍泉3区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4县以及县级界首市,全市共计74个乡、105个镇、401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5万公顷,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阜阳市城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8.6万人。
自春秋至北宋是阜阳历史上的繁盛时期,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赵宋南迁后,加上黄淮水患频繁,阜阳在长达千年的时期内逐渐衰落。这里是管仲、鲍叔牙、嵇康、甘罗、吕蒙、刘福通的故里。阜阳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颇多,文峰塔、奎星阁、颍上管鲍祠远近闻名,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
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大京九铁路穿越2县3区,与漯阜、濉阜、淮阜、商阜四条铁路在阜阳境内构成“米”字形布局。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自动化程度居亚洲之首。东连京沪高速公路,西接京珠(海)高速公路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6条通航水道可入长江、东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麦道82飞机。1998年通航以来,已开通北京、广州、合肥、黄山等航线。
阜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阜阳饲养黄牛、生猪、山羊、长毛兔及各类家禽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秸秆养牛示范基地。全市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阜阳还是中国最大的薄荷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2/3。全市名、优、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临泉的毛笔、脱水蔬菜,阜南、颍上的柳编等畅销海外。
阜阳经济正由传统农区向工业化城市迈进,全市已形成食品、纺织、化工、机电、皮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全市拥有上万个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市场10多个。太和尼龙绳市场、装饰条市场为全国同行业最大,临泉庙岔皮张市场被称为“安徽皮都”,界首光武小百货市场、颍上谢桥兔毛市场闻名全国。近年来,在京九枢纽黄金地段开发建设了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有日本、美国、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及港、澳、台近400家客商来阜阳投资兴业。阜阳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8个县市区“两基”达标通过省政府验收,初级卫生保健达合格标准。
阜阳市
阜阳市地处淮北平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24万,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9万。该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一,使爱国卫生工作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市民的大卫生观念普遍增强;城市卫生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垃圾粪便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公共厕所数量足,专人管理;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化等。
阜阳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成效显著,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扎实。经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团安徽检查团于1992年对该市认真检查综合评价,认为已达到全国卫生城市标准,授予该市“全国卫生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