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昌洋行由沙俄贵族出身的米哈伊勒·巴图也夫开设。巴图也夫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来中国,先在汉口开办阜昌砖茶厂,不久来天津开设阜昌洋行,除经营茶叶出口外,还兼营皮毛和麝香、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同时进口俄国毛毯和布匹。由于生意做得很大,巴图也夫在天津洋商中一跃成为巨富。此后,又在俄租界内建立大型屠牛场,取名华蒙公司。该公司从山东等地买牛运津,经屠宰冷冻后,用轮船装载运往海参崴。在哥洛斯托夫路(今六纬路)置大量地皮,建造一批俄式楼房,专租给俄国人居住。巴氏还向英租界谋求发展,在达文波道(今建设路)与董事道(今曲阜道)口修建一处大型住宅(今59中学),又在咪哆士道(今泰安道)、围墙道(今南京路)和董事道(今曲阜道)一带盖起大批楼房。在海大道(今营口道至开封道之间的大沽路)也盖起多所大楼。为此,在廊坊设立砖窑,烧制砖瓦,由北运河运抵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