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知微叛国案
唐阎知微是太宗朝名臣阎立德之孙。武则天朝任右豹韬军将军。时突厥酋长默啜有女请和亲,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武承嗣(武则天之侄)之子淮阳王武延秀前往迎娶其女,命阎知微等携金帛无数为聘礼,送武延秀赴默啜王廷。八月,至黑沙突厥南面王廷后,默啜以其非李氏子孙而拘禁武延秀,以阎知微为南面可汗,声称欲使之为唐民之主,阎知微从敌,并随大军犯唐境。默啜大军至赵州,令阎知微招降之,阎知微复与突厥兵士携手踏歌于赵州城下。唐发大军抵御突厥,突厥大军离赵州时,乃放阎知微还。按唐律,凡背国投敌者,为谋叛之罪,被列为“十恶”之第三恶,是杀无赦的死罪。阎知微为敌效力,已构成叛国罪。十月,武则天以阎知微从突厥入寇,为敌效力,令处极刑。先令百官以箭射之,然后让百官割其肉,碎其骨,并夷其三族,亲族中有从未相识而同死者。唐代法律已取消了族诛的刑罚。即使是犯谋反,谋大逆、谋叛等极重之罪者,也只是父子从死,兄弟流配。武则天是女主临朝,出于震摄反对者的政治需要,使用了严刑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