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闻韶忘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闻韶忘味典源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注:“周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闻韶忘味典源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注:“周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释义用法 韶乐相传是虞舜的乐曲,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认为它是尽美尽善的音乐,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听后三月尝不出肉味来。后用此典称扬所听音乐高妙,令人忘情; 也指恭听帝王之乐。 用典形式 【闻韶】 唐·崔日用:“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抃预闻韶。”宋·陆游:“本自人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忘肉味】 唐·白居易:“不唯忘肉味,兼拟减风情。” 【三月忘味】 宋·黄庭坚:“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忘味三月】 宋·辛弃疾:“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闻韶忘肉】 金 ·元好问:“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闻韶忘味】 宋·苏轼:“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闻韶忘味形容沉溺于某事而忘却其他。清袁枚《答惠瑶圃中丞》书: “惟其游艺功课,闻韶忘味,故虽沧浪孺子之歌,亦不觉沨沨入耳,而命小子识之矣。” 沨沨(feng): 乐声悠扬。 闻韶忘味【出处】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