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宋王珪的七言律诗:“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关外,长城自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军分五路兵攻西夏,其中鄜延路径略副使种谔率军9万人(诗中称10万)自绥德出兵米脂,于无定川大破夏兵。当时王珪在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写了这首诗称颂。诗中榆关是指榆林塞,在今内蒙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这一联是说西夏败遁,再不敢从榆关南下牧马,今后将以玉门关为起点的长城为胡汉分界。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曾绘开国功臣24人于凌烟阁上,汉班超立功西域后封定远侯。这一联是说,朝廷必然重赏有功将士,统兵的将军已经看不上定远侯的封爵了。最后一联写谁说没有报效国家的人才,应该乘胜收复被西夏占领的凉州,红旗是报捷之旗。这首诗赞誉之处似嫌过溢,但一吐数十年积弱之气,把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望云楼 福乐智慧 ☛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宋王珪的七言律诗:“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匹马不嘶榆关外,长城自起玉关头。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宋军分五路兵攻西夏,其中鄜延路径略副使种谔率军9万人(诗中称10万)自绥德出兵米脂,于无定川大破夏兵。当时王珪在朝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写了这首诗称颂。诗中榆关是指榆林塞,在今内蒙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这一联是说西夏败遁,再不敢从榆关南下牧马,今后将以玉门关为起点的长城为胡汉分界。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曾绘开国功臣24人于凌烟阁上,汉班超立功西域后封定远侯。这一联是说,朝廷必然重赏有功将士,统兵的将军已经看不上定远侯的封爵了。最后一联写谁说没有报效国家的人才,应该乘胜收复被西夏占领的凉州,红旗是报捷之旗。这首诗赞誉之处似嫌过溢,但一吐数十年积弱之气,把发自内心的欣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 望云楼 福乐智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