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间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间书》

《间书》

《间书》堪称中国古代的间谍史话,清代朱逢甲编著。成书于咸丰五年(1855)。当时正值爆发大规模的苗族和各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大起义,作者本人也在贵州普安等地参与镇压起义,面对着声势浩大的起义大军,鉴于“城屡陷,官屡殉,饷则匮矣,兵则恇矣,练则不教之民矣”,遂撰此书,旨在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该书原稿由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保存,发表于日伪时期的《中和杂志》,1979年群众出版社据《中和杂志》转载标点、校注并加译白话文出版,颇便研习。《间书》以作者本人的言论为纲,引用我国古书中经、史、子、集记载论述和事例为目,并加以印证,阐述了我国古代间谍的性质、任务和使用方法尤,以使用方法论述最详。作者历数古代兵书如《孙子兵法》、《吴子》、《太公六韬》、《李卫公兵法》等都十分重视使用间谍,认为只有使用间谍,才能预知敌人的情况,才能离间和瓦解敌人的力量。并且强调要使用间谍,则必须通晓古今有关使用间谍的论述、古今进行间谍活动的策略,以及千变万化、精细奥妙的方法。认为论述使用间谍的方法最为精粹、详细而透彻者,当推《孙子兵法·用间篇》所举出的“五间”,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其中“乡间”,指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内间”指利用在敌人内部做官任职的人员进行间谍活动;“反间”指利用敌人的间谍来进行间谍活动;“死间”指用犯罪的人做间谍,必要时可以牺牲间谍来达到我方目的;“生间”指选择精明强干的人做间谍,既进行了间谍活动,又能活着回来报告情况。指出五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其中反间是根本,是进行间谍活动的关键所在。作者用大量篇幅,例举考察了古往今来使用间谍获得显著成功的事例,说明其成功的奥妙在于将上述使用间谍之法神机妙算、灵活变通、周到细致地加以适用。本书史史翔实,内容丰富,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使用间谍的各种方法,全面的探索了我国古代间谍史话,对研究我国古代间谍情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各种用途的信

各种用途的信

诉说情怀的信:诉幅
表示爱情的信:情书 情信 情笺
表示祝贺的信:贺信 贺函 贺启 庆牍
感谢信:谢柬
答谢的信:谢笺
向人推荐的信:荐函 荐书
问候的信:候札 候函 讯记 讯牍 讯尺
报告平安的信:平安字 平安纸
诽谤人的信:谤书 谗书
诽谤人的匿名信:飞文
侮辱性的信:慢书
有谴责之言的书:让书
问罪的信:责书
用以离间人的书信:间书
报丧的信、文告:讣书

☚ 称对方的信   文字2 ☛

间书

军事情报专著。不分卷。清朱逢甲撰。逢甲字莲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因累试不第,故弃文习武。从我国古籍中搜集间谍史料,于咸丰五年(1855年)编纂成书。据考间谋始于夏代,商伊尹、春秋时期子贡、秦末郦食其、三国时期俞赞、唐代阡能、明代王曾都是著名间谍。极力推崇《孙子》中的五间,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认为其论最精详。至《李卫公兵法》又增间亲、间能、间助、间邻、间左右诸计。在镇压太平天国的罪恶活动中,曾起到一定作用,清廷所施反间计,是太平军失败原因之一。自序称此书曾为清军训练间谍充当教材,并付诸行动。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有一九七九年群众出版社铅印本。

间书

军事情报专著。清代朱逢甲撰。逢甲,字莲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因累试不第,故弃文习武。从中国古籍中搜集间谍史料,于咸丰五年(1855年)编纂成书。不分卷。据考间谋始于夏代,商伊尹、春秋时期子贡、秦末郦食其、三国时期俞赞、唐代阡能、明代王曾都是著名间谍。极力推崇《孙子兵法》中的五间,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认为其论最精详。至《李卫公兵法》又增间亲、间能、间助、间邻、间左右诸计。自序称此书曾为清军训练间谍充当教材,并付诸行动。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有1979年群众出版社铅印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