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xián sǎn清闲少事。元结《漫酬贾沔州》:天子许安亲,官又得闲散。 闲散ɕi 24 s 44清闲,无事可做: 这是个~人,每天工作就是吃饭、闲转、睡觉。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 “疏狂属年少,~为官卑”。 闲散xiánsǎn❶悠闲自在 △ ~日子。 【同】清闲 【反】繁忙 ❷闲置不用的(人员、物资等) △ ~人员|~资金。 闲散xiánsǎn❶ 〈形〉清闲而无拘束:闲散惯了。 【同义】懒散。 【反义】忙碌。 ❷ 〈形〉闲置的人员或金钱:闲散人员︱闲散资金。 【同义】闲置。 闲散(反)繁忙 闲散xián sǎn无正事要做而又无拘无束: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三七·841) 安闲、轻闲、清闲、闲散、闲适、闲逸、悠闲;匆忙、繁忙、急忙、紧忙、忙活[忙合、忙乎、忙火]、忙碌、忙乱、穷忙○安闲ān xián(形)安静清闲:~富裕的生活|~地下着棋|~地呆在家里 | ~自在 |~无事。 ○轻闲qīng xián(形)轻松安闲:~的生活|~的工作|~愉快|这种活儿很~|~自得的样子|落得~自在。 ○清闲qīng xián(形)清静闲暇:~自在|~安乐的晚年|~的退休生活|~地翻着画报|没有一刻~。 ○闲散xián sǎn(形)无事可做而又无拘无束:~的差使|~几天|过着~的生活|一直~着没事做。 ○闲适xián shì(形)清闲安逸:~的心情|过得快乐、~|是个~之人|~从容的神情|那份清逸~的情致|~的生活。 ○闲逸xián yì(形)闲静安逸:~的样子|~之士|没有这~的兴致|生活~|~的心情|享受~宁静的时光|神情轻松~|~地谈论着。 ○悠闲yōu xián(形)清闲安逸而自得:~地看着路边的景致|~地哼着歌曲 |神态~|~地翻阅着报纸|~自在| 陶醉在~之中。 ●匆忙cōng máng(形)做事或行动急而忙:~地收拾收李|~之间忘带雨伞了 |走得~|临行~|何必如此~|这事~不得|匆匆忙忙地赶到火车站。 ●繁忙fán máng(形)事情多,不得空闲:~的季节|一片~景象|~的事务|工作~|运输~|~的大都市|~的交通|十分~。 ●急忙jí máng(形)心里着急,行动加快:~跑出去|~离开现场|~收拾东西,赶到火车站|急急忙忙地说了句话就走|何必这样急急忙忙|他总是这样急急忙忙的。 ●紧忙jǐn máng(形)紧张繁忙:整天~得很|刷锅洗碗,一阵~。 ●忙活máng·huo(形)忙碌:瞎~| 一个劲儿地~|~了一整天|直~。也说【忙合】、【忙乎】、【忙火】。 ●忙碌máng lù(形)做事多而忙:~地工作着|~的人群|整天~|经过一天的~|一天中最~的时刻|一到车间就~起来|在地里~着|每天忙忙碌碌。 ●忙乱máng luàn(形)事情繁忙而没有条理:工作~|有点儿~|一个个都很~|一片~|~得很|~了好几天。 ●穷忙qióng máng(形)事情繁杂,非常忙碌:日夜~|只顾~,把正事儿忘了 |~一生为了谁? 闲散←→繁忙xián sǎn ← → fán máng闲散:无事可做而又不拘束。 繁忙:事情多、不得空。 【例】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郑振铎:《海燕》) “一日之计在于晨”。新的繁忙的一天,又开始了……(王汶:《猎汗记》) 清闲 清闲清晏 虚闲 疏闲 闲拱 闲淡 闲淡 闲简 清闲和繁忙:闲剧 清闲无事:闲清 清风明月 清闲没有事做而无拘束:闲散 闲放 疏远,闲散:疏逖 闲散无聊:闲邀邀 闲摇摇 为官清闲:画诺坐啸 清闲而无拘无束:闲疏 清闲的样子:闲消消 (清静闲暇:清闲) ☚ 悠闲 安闲 ☛
清闲自在 清闲自在闲在 悠闲自在:闲散 闲放 缓带 淡荡 悠游 悠哉游哉 闲散自在:布散 心情悠闲自在:笑傲风月 心情愉快而悠闲自在:怡然自若 身心轻松,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担风袖月 担风握月 握月担风 悠闲自在的样子:悠悠洋洋 (清静悠闲,自由自在:清闲自在) ☚ 自由自在 自立 ☛
消除烦恼 消除烦恼蠲烦 使烦恼解除:宽解 自我宽解:自憀 抒发宽解:纾放 心中郁塞得以宽解:鲠慰 免人灾害,消除烦恼:甘露法雨 消除闷胀:消闷 排除烦闷:解烦 解闷 释闷 脱闷 破闷 破滞 排解烦闷:破愁 消除忧愁,排解烦闷:消愁解闷 消愁破闷 消愁遣闷 消愁释愦 消愁释闷 消遣解闷:醒脾 解除愁闷:解愁 消解愁闷:消忧 解除焦急愁闷:宽心 宽情 宽中 消除烦闷,使心情舒畅:散心 走动散心:散适 消闲散心:闲散 游逛散心:游散 消除悲伤:释泪 ☚ 解除愁恨 消除忧愁 ☛ 闲散清代八旗兵丁之未任官职及未挑补差事者,满语称苏拉(Sula)。北京是满族聚居之地,闲散人员特多,故一般又称 “京旗苏拉”。出现大量闲散人员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殖,差事有限。清统治者为保证八旗兵源,不许自由出外谋生。闲散不拿俸饷,靠其父兄俸饷或变卖房、地产及政府补助度日,生计日拙。清中叶后大量 “逃旗”,其中多为旗下闲散人员。为解决其生计问题,从雍正三年至光绪初的一百五十多年中,不断地将京旗苏拉移往盛京、双城堡等地屯垦。 闲散idle;scattered ~劳动力idle labor/~资金scattered funds;idle capital (or funds) 闲散清代旗籍中无职位无职业者之称。清入关前后,八旗内成丁者多有兵差之役。随着人丁繁衍,兵差各有定额限制,于是闲散之称突出。未被考中※披甲者,称※余丁。历年没有机会参加挑甲考试者,称※幼丁。东北幼丁于满语内称之※西丹,国有大役即以役之,称为西丹兵,平时则称闲散西丹。余丁与西丹等,即构成众多闲散的主要来源,也成为满洲统治者筹措八旗生计的重要对象。官兵被革退,老人、残疾者于《丁册》内开除,称之八旗废员、废丁,皆谓闲散。身居爵位有俸而无实职者,不掌图记(印信名)的佐领,各随本旗公署行走,供其使令,皆称闲散世职。闲居、候补的官员与大臣,称为闲散官与闲散大臣。宗室子弟被列于封爵等外者,称※闲散宗室。游牧蒙古各旗王公中,身肩旗职者,或称“札萨克·辅国公某”;不授旗任者,或称“闲散·多罗郡王某”。维吾尔族诸王公中,如吐鲁番旗,称“札萨克·多罗郡王额敏和卓”(约康熙后期—1777);该和卓第三子,初封爵位时并未授之职,称“闲散·一等台吉鄂罗木咱卜”。闲散,身分地位高下悬殊;八旗内长期失业者,其生活之艰难在一般旗人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