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问题与主义之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之争

这是新文化阵营内部的一场思想论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逐步在新文化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鼓吹“一点一滴的进化”的改良主义,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针对胡适的谬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驳胡适的改良主义观点,于是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是新文化阵营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一场大论战,是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分化的开端。

☚ 文白之争   关于“语丝文体”的讨论 ☛

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引起了资产阶级右翼的惶恐。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哲学为武器,借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各种“空泛”的主义为名,否认真理的普遍性,妄图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反对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主张用庸俗进化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宣扬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不可分离,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使社会的具体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必须打破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制度。而只有把工人组织起来,进行阶级斗争,才能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这次论战,实质上是关于中国是否需要革命,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分裂。通过论战扩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问题与主义之争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胡适派改良主义者之间的论争。1919年7月,站在资产阶级右翼立场的知识分子胡适发表文章,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幌子下,反对社会革命,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发表文章批驳胡适,阐明了中国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求得解决的革命主张,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需要,对推动人们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起了积极作用。见“哲学”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