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闭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闭息

闭息

气功术语。亦称“闭气”。是一种吸气后略停再呼出气的行气方法。 《抱朴子》:“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养性延命录》较具体地讲述闭息法:“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 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息,华盖明,华盖明则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忤人也”。《千金要方》:“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 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者也”。在方法上,也不是吸一口气硬行闭住,如《苏沈良方》:“既云闭气于胸膈,恐是不闭鼻中气,只以意坚守此气于胸膈中,令出入息,似动不动,氤氲缥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中气, 自在出入,无呼吸之者,则鸿毛可以不动。若心不起念,虽过三百息可也。”专讲闭息的还有墨子闭气行气法等。现代很少采用单纯的闭息法,多与默念字句相结合,即在念字后闭息。如内养功第一种呼吸法在吸气后默念字句,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逐渐增多,最多不超过九个字,在念完字时呼出。对临床症状表现为亢盛的实症者,不宜采用闭息法。

☚ 调息   运气 ☛
屏息

屏息

屏(屏气) 驻气 迸气 伏气 累气 累息 迸息 闭息
闭住气息:
敛住气息,不敢呼吸,多表示恐惧:胁息
因恐惧而屏息:慑息 慑气 竦息 惵息
因惶惧而屏息:悚息
畏惧而屏息:詟息
(暂时抑止呼吸:屏息)

☚ 气息   喘气 ☛

闭息

气功术语。又称为闭气。主要是指练习停闭呼吸的耐久力。《养性延命录》: “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而出。”亦即在入静基础上,通过调息,减息,以至无息。无息,不是完全停止呼吸,而是在极度缓慢的呼吸状态中,自己并不意识到呼吸的存在。

闭息

出《素问·遗篇刺法论》:“闭气不息七遍……”。后世气功家称为“闭息”。指闭合喉孔,使气息出入暂时停止。即现代气功家说的“停闭呼吸法”。

闭息

闭息

闭息,作为一种独立的气功方法,主要是练习停闭呼吸的耐久力。此法盛行于魏晋、隋唐时期。具体锻炼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养性》所述:“当得密室,闭户,安床,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可见闭息锻炼时,也是结合入静诱导,故该书称此法为“和神导气之道”,当时的闭息法多采用卧式体势。约从唐末以后,内丹术体系已经建立,停闭呼吸的方法不复采用。内丹术也主张闭息,那是在入静基础上,通过调息、减息,以至无息,并且这一过程是与入静深度相平行的,所谓“心神湛寂,其息自减”,是一种因入静深化而自然出现的缓慢呼吸。所谓“无息”,并不都是完全停止呼吸运动,而多半是在极度缓慢的呼吸状态中,自己并不意识到呼吸的进行。
在魏晋、隋唐时期,闭息法盛行于临床各科的治疗。辑集最为详备的有关文献,莫过于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如“风湿痹候”条下载:“以手摩腹,从足至头。正卧踡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不息十二通。以治痹湿不可任,腰脊痛。”是按摩导引与闭息相结合的气功疗法。又如 “风冷候”条下载:“屈-胫-臂,伸所病者,正偃卧,以鼻引气,令腹满(闭息),以意推之,想气行至上,湿热,即愈。”是存想结合闭息的例子。

☚ 胎息   真息 ☛
00020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