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形成pylethrombosis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的主要病因。腹腔内感染和门静脉、脾静脉附近损伤,均可引起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此外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栓塞性静脉炎所形成的血栓,亦可扩展至门静脉内。 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形成属肝前型门静脉梗阻,依血栓形成速度的快慢分急性与慢性两型。血栓梗阻部位可在门静脉主干、脾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进入门静脉之前。产生门静脉血栓的病因有门静脉炎、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流缓慢、胰腺假性囊肿压迫,胃肠或胰腺肿瘤压迫或浸润、白血病或淋巴瘤所致淋巴结肿大压迫、急性胰腺炎并发脾静脉血栓的伸展及脾切除术后,特别是在血小板正常的患者;在婴儿见于脐带感染或败血症等;有10%的肝硬化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学所见有静脉炎症肿胀、肝动脉扩大,肝脾肿大,长期血栓性闭塞引起巨脾与脾功能亢进,门体侧支循环形成及腹水等。 本病多见于30~50岁男性,男女比率约为2:1。临床表现依血栓形成的快慢而异,如突然产生完全性梗阻,则有剧烈腹痛、呕吐、血便、腹膜炎及腹水迅速形成、休克或短期内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 病情缓慢者的表现为顽固性腹水、脾肿大与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门静脉主干的血栓形成可产生全面的门静脉高压,测定门静脉压、肠系膜静脉压与脾静脉压均见增高,常可超过30cm H2O,脾门静脉造影显示梗阻位于肝前。由于门静脉供血减少,肝功能受损明显,易出现腹水与脑病,尤其在发生大出血之后。脾静脉或肠系膜下静脉开口在门静脉处梗阻,仅产生局限的门脉高压,肝性脑病少见,静脉破裂出血后多能迅速停止,门静脉测压正常,仅见脾静脉压力增高。 本病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与对症处理,有门脉高压者可行脾切除或分流术。 ☚ 门静脉高压症 Budd-Chiari综合征 ☛ 00016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