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门格尔,k.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门格尔,K.1929~Konrad Mengel


德国农业化学家,植物营养学家。1956年获李比希(Liebig)大学农业化学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植物营养的科研及教学工作,1983年曾到中国西北农业大学讲授植物营养学,并到杭州等地访问、讲学。主要研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肥料效率及土壤—植物间的相互关系等。
门格尔早期在根对离子吸收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发现根吸收K+的速度极快,在大部分重要的阳离子的吸收过程中,K+是一强有力的竞争者。70~8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了K+促进韧皮部同化物的运输,其效应主要是在影响韧皮部装载而非生理库中的过程。他们发现K+减轻盐分对植物生长的伤害以及K+促进韧皮部运输,都与K+对植物能量状况特别是对光合效率的效应有关。K+可促进植物蛋白质合成,植物分生生长过程中对K+最为敏感。以后,他们研究质膜ATP酶(质子泵),首次提出从完整植物根的质子泵排出H+的理论(1985)。由于这一发现才说明了为何当供给植物NH4+以及植物与根瘤菌共生时使根介质酸化;而当供给植物NO-3时,为何使根介质碱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了质膜ATP酶不仅对离子吸收极为重要,而且对保留有机分子及无机的植物养分也很重要。1985年门格尔等在研究禾谷类作物籽粒灌浆的过程中,发现低光强阻碍籽粒灌浆及淀粉合成,这主要是由于影响了籽粒的激素状况。1993年门格尔与他的合作者发现了通过淀粉体膜运输的最重要的有机碳化合物是葡萄糖-1-磷酸,而非一般认为的丙糖磷酸。他们对石灰性土壤上的铁缺绿病的问题有重要贡献,证明了HCO-3及NO-3是诱导Fe-缺绿症最重要的因子,二者均引起根及叶质外体中的pH值升高,因而阻碍Fe3+还原及随后Fe2+通过质膜的运输。
门格尔等对土壤肥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钾同氮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方面,证明了土壤溶液中K+浓度的重要性以及适量K+浓度与土壤中K+对K+吸收的缓冲能力。他们发现禾本科牧草较双子叶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粘土矿物的层间K+ (interlayer K+)。在富含非代换性层间NH4+的土壤中,NH4+参与有效态土壤N的动力学,它不仅为旱地作物提供了营养,而且为水生作物提供了营养。以后,他们测定了土壤中的有效N,特别是用电超滤测定了耕地的氮矿化能力,提出一个用于诊断禾谷类作物需要氮肥的公式,很有实用意义。
门格尔发表论文约250篇。著有植物营养教材Ernahrung und Stoffwechsel der pflanze,1961年初版,至1991年出了第7版,并被译成土耳其文、匈牙利文、波斯文。他与E. A.科克拜(Kirkby)合编的Principles of Plant Nutrition于1978年出版,至1987年出了第4版,许多国家都用作教材。
门格尔,K.

门格尔,K.Menger,Karl,1840~1921

奥地利经济学家,19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却又彼此独立地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3位经济学家之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影响很大的奥地利学派的奠基者。他出身于奥地利一位律师之家,1859年就读于维也纳大学,次年转入布拉格大学。1867年在克拉康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后,曾任职于内阁新闻局。1871年发表主要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1872年任维也纳大学讲师,第二年任教授。1876年任奥匈帝国皇太子的私人教师,曾伴随皇太子遍游欧洲各国。1879年返维也纳大学继任教授。1883年发表《社会科学和经济学方法论》,1884年发表《德国国民经济学历史主义的谬误》。1892年任帝国通货改革委员会委员,1900年被选为上议院终身议员,1903年从维也纳大学退休。退休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1921年2月21日死于维也纳。
门格尔对西方经济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系统地发挥了后来以“边际效用论”而闻名的主观价值论。他认为,价值纯粹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只表示某人对某物满足其欲望的感觉和判断,即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他坚持说,随着人的欲望的被满足,此人对继续增加的物品的欲望就会递减,此即“欲望满足递减律”;他指出,当物品数量减少时,人会理所当然地首先放弃最不重要的欲望,所以这种边际的、最小的欲望最能反映人的欲望的变动;他的结论是,物品的价值决定于该物品所能满足的各种欲望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该欲望的效用亦即后来的所谓“边际效用”。当把这种主观价值论用到“生产性物品”(劳动力、资本利用、土地利用等)的价值决定时,门格尔进而提出,这些生产性物品虽不能直接满足人的欲望,但却能通过它们参与生产的消费性物品来满足,因此,这些生产性物品(“高级财货”)的价值决定于消费性物品(“低级财货”)的价值。由于从高级财货转变为低级财货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因此,前者的价值不是决定于后者的现在价值,而是决定于其预期价值。工资、利润、利息作为生产性物品的价格,应由其价值决定,亦即由欲望满足强度来决定。门格尔企图以其彻底的主观价值论来反驳和推翻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变形生产成本价值论。
门格尔在同德国历史学派首领施穆勒(Schmoller Guster Von)的论战(1883~1884)中所发挥的关于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论点也有很大影响。他反对历史学派用经济史、统计学和经济政策来代替和取消理论经济学的错误作法;他承认经济现象有其规律性,研究这种规律性正是理论经济学的任务;他承认经济史和统计学是必要的,但认为它们只是政治经济学的辅助分支。就方法论原则而论,门格尔的论点显然比历史学派的论点胜过一筹;但这种方法论实际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他认为人的欲望和满足是经济生活的动力和根源,并将经济生活归结为人的欲望与满足该欲望的稀缺资源的关系。
门格尔的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学说在其最著名的两位追随者庞巴维克(E. V. B⍥hmBawerk)和维塞尔(F. V. Wieser)手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和完善。

☚ 乔治,H.   马歇尔,A. ☛
000033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