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洪水
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流域幅员辽阔,支流众多,洪水不同的组成遭遇所形成的洪水类型也不相同。洪水发生时间,一般下游早于上游,江南早于江北。较大洪水多集中在汛期3个月,一般年份干支流洪水发生时间先后不一,洪峰相互错开,不致造成很大洪水。如遇天气反常,上游雨季提前,中、下游雨季延后,干支流洪水遭遇,易发生范围很大的洪水,如1931、1949、1954年洪水。若局部地区发生强度很大的暴雨,也会形成地区性大洪水,如1935年汉江、清江洪水,1981年四川盆地洪水,及历史上的1860、1870年特大洪水。这两类洪水均可造成巨大灾害。长江中下游干流的大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历时长的特点,而宜昌以上的上游洪水则涨势较猛,历时相对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