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江流域大地构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江流域大地构造 长江流域大地构造长江流域处于中国两大主要构造单元——华南陆台的北半部与华北陆台的南部边缘(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因而是半稳定性的。既表现在各期的构造运动与褶皱上,也表现在大区酸性岩浆活动与局部地区的巨厚沉积上。向西延伸至西北部,夹杂有几个古生代地槽,至西南部则属中生代至新生代地槽区。这些地槽回返不完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也不普遍,称为准陆台(半稳定陆台)与准地槽。长江流域内各构造单元因沉积及稳定情况不同,可划分为淮阳地、康滇陆隆带、四川地台、江南台背斜(亦称江南古陆)、鄂黔准地台、滇桂准地台、湘赣褶皱凹陷区与下扬子准地槽。除前三者比较稳定外,其余均有一定活动性或复活。从震旦纪至三叠纪中期,主要是沉积阶段,沉积有各期岩层,总厚一般7000—9000米,最厚处达到15000米。部分地区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发生褶皱与出现变质现象。从三叠纪中期起到白垩纪末期,陆续发生造山运动,白垩纪期内有广泛的酸性岩浆侵入与喷发,各期地层受到中生代褶皱运动的影响,使下扬子准地槽地区岩层产生区域变质。流域北为东西延伸纬线方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带所限,南为东西延伸纬线方向的南岭褶皱带所限,二者之间为压扭性北东向的华夏构造带与北北东方向的新华夏构造带,二者相互交织,构造成多字型与山字型。长江流域的华南陆台不及黄河流域的华北陆台稳定。其中特别是湘赣地区,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发展近地槽相,扬子向斜受淮阳及燕山运动影响,复活近准地槽相。 ☚ 长江的形成 长江流域经向构造体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