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泥石流
长江上游山高坡陡,断层、褶皱强烈,岩体破碎,受地形、降雨(或暴雨)影响,干支流两岸泥石流和山体坍滑洪水时有发生。金沙江支流小江的蒋家沟,1965年发生28次泥石流。1968年,一次泥石流冲出固相物质34万立方米,最大泥石流流速13.4米每秒,最大石块直径5.73米,堆体成坝,小江河水断流,使水位升高10米。又白龙江武都附近,1984年8月泥石流大规模爆发,使河床迅速淤高,并冲毁公路约20公里。又如雅砻江右岸的唐古栋,1967年6月8日发生切层大滑坡,滑动过程仅5分钟,滑动面1.7平方公里,滑坡体6000万立方米大部滑入江内,形成左岸高355米、右岸高175米的拦河坝,阻壅江流,9天后坝溃,溃坝洪水以40米的水头向下游突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