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梯级开发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段,长4500多km,落差大、峡谷深,长江干支流水力蕴藏量约268000MW,可开发水力资源达197000MW。长江上游干流河段的梯级开发始于孙中山在20世纪20年代的实业计划。30年代曾对上游进行初步查勘,提出了在黄陵庙和葛洲坝建低坝水电站的设想;40年代,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内政部垦务局正式签订合约,委托该局进行三峡工程设计。1949年以后,先后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了以修建三峡水利枢纽作为关键工程的上游梯级开发方案,即自上而下为石棚(2130MW)、朱杨溪(1900MW)、三峡(13000~18720MW)、葛洲坝(2715MW)。其中,葛洲坝和三峡开发条件较好。葛洲坝水电站已于1989年全部建成,三峡工程也于1994年12月正式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