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江三水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江三水府

 《茶香室续钞》 卷一九:
 唐郑还古 《博异志》 云: 开元中,琅邪王昌龄自吴抵京国。舟行至马当山,属风便,而舟人云: 贵贱至此,皆合谒庙,以祈风水之安。乃命使赍酒脯纸马,献于大王。兼有一量草履子,上大王夫人。而以诗一首,令使者至彼而祷之。诗曰: “青骢一匹昆仑牵,奉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里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当市草履子时,兼市金错刀子一副,贮在履子内。误并履子将往,使者亦不晓焉。行数里,忽有赤鲤鱼长可三尺,跃入舟中。呼侍者烹之。既剖腹,得金错刀子,宛是误送庙中者。
 按: 今人祀神焚纸马,观此知唐时已有之。又以草履上夫人,此事尤奇。
 


 

长江三水府(明刊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月令广义·九月令》:
 《摭言》: 王勃年十三,侍父宦游江左,舟次马当,见大门当道,榜曰“中元水府”,侍御狰狞。勃诣稽首回,路遇老叟坐于矶,曰: “来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阁序,子往赋之。路七百里,吾助清风一席。”勃拜谢,问叟仙耶? 神耶? 曰: “吾中元水府君也。”
 《文献通考·郊社考》二三:
 三水府神者,伪唐保大中,封马当上水府为广祐宁江王,采石中水府为济远定江王,金山下水府为灵肃镇江王。大中祥符二年八月,诏改封上水府为福善安江王,中水府为顺圣平江王,下水府为昭信泰江王。令九江、太平、润州遣官祭告。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 “洋子江三水府” 条:
 《五代史》: 杨氏据江,封马当为上水府,庙在山之阳; 采石为中水府,庙在采石山下,封王,宋加显灵顺圣忠佐平江王; 金山为下水府,庙在金山寺内。三庙本朝俱称水府之神。水面江心一呼即应。人过者,必具牲帛以祷。今有司岁时致祭。
 《宋史·礼志》 五:
 (真宗) 诏封江州马当上水府,福善安江王; 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顺圣平江王; 润州金山下水府,昭信泰江王。
 《铸鼎余闻》卷二“水府三官”条:
 明田艺蘅 《留青日札》 云: 今称水府三官者,起于后唐保大中,上水府马当,中水府采石,下水府金山,皆有王号。宋因加封爵祭告。
 《怀宁县志》 云: 水府不知何神,《五代史》 杨行密据有淮南,乾贞元年正月封马当为上水府宁江王,采石为中水府定江王,金山为下水府镇江王,后遂相沿不改。(均案: 《十国春秋》 作吴睿帝乾贞二年)。
 [案] 自汉宣帝定四渎常祀之礼,唐封江为广源公,宋封江为广源王,历代所祀江渎皆为长江之统一神。而民间又有洋子江三水府或水府三官之说,即将洋子江分为上中下三段,各有江神主之,后皆封王。《文献通考》谓此水府三神始封于五代十国时南唐保大中,据 《五代史》 则始封于杨氏据江南之时,更早于南唐。今据 《茶香室续钞》、《月令广义》 所引唐人笔记,唐代已以为马当山神主长江水事,惟杨氏、南唐皆封马当为上水府,《唐摭言》 则称马当为中元水府,不知上元、下元更指何处耶? 又 《北梦琐言》 卷七记朝官李荛自蜀往江陵,船破,荛为水神所召。事闻于朝,后遂以瞿塘为 “水府”。是水府又不至于三也。宋真宗封神多多益善,既加封江渎为广源王,也继五代而加封三水府。于是江渎之神遂与三水府神并存矣。
长江三水府

长江三水府

民间所敬之神。亦称“洋(即扬)子江三水府”、“水府三官”。自汉宣帝定四渎常祀之礼,唐封江为广源公,宋封江为广源王,历代所祀江渎皆为长江之统一神。而民间又有洋子江三水府或水府三官之说,即将洋子江分为上中下三段,各有江神主之,皆称王。所谓三水府,即马当为上水府,庙在马当山之阳;采石为中水府,庙在采石山下;金山为下水府,庙在金山寺内。水府三神之始受封,《文献通考》谓于五代十国时南唐大保中,而《五代史》则称始封于扬氏据江南之时,要早于南唐。显然,民间对水府三神之信仰,更早于此。最初,上水府封宁江王,中水府封定江王,下水府封镇江王。宋真宗时广封诸神,既加封江渎为广源王,同时又继五代而加封三水府,马当上水府为福善安江王,采石中水府为顺圣平江王,金山下水府为昭信泰江王,并令九江、太平、润州遣官祭告。于是江渎之神遂与三水府神并存。民间传说三水府神极灵验,水面江心,一呼即应。人过其庙,必具牲帛以祷,以求保佑。而该地方官亦岁时致祭。参见 “江神”。

☚ 广源顺济王   洋子江三水府 ☛
000070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