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武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武县咸阳市辖县。位于咸阳市区西北部127公里处。西南北三面分别与甘肃省泾川县、宁县、正宁县、灵台县接壤,东面与彬县为邻。面积567.1平方公里,耕地33.52万亩。该地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900至1200米,最高处在路家乡冢子坳村,海拔1274米;亭口乡安华村最低,海拔847米。黑河把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长武原为主,原面平坦,黄土层厚达200余米。原面比较破碎,多发育成象河谷倾斜的梁状丘陵。全县有大小支毛沟883条。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而冷,夏短而凉,四季干湿冷暖变化明显,春温回升慢,夏热多伏旱,秋凉雨连绵。年平均气温9.1℃,积温2994℃,1月均温—5.1℃,7月均温22.3℃。年日照2235小时。年降水量592.7毫米。无霜期172天。7、8、9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4.9%。境内主要水系有泾河、黑河和南河。其中泾河最大,沿县北部边境向东后折向东南流去,境内流程56公里,年平均流量42.2立方米/秒。黑河、南河年平均流量都在10立方米/秒以下。全县常住人口15.79万,其中农业人口14.73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另有极少量回、藏少数民族。辖昭仁镇和罗峪、冉店、亭口、路家、巨家、枣元、丁家、洪家、马寨、地掌、彭公、相公、芋元13个乡,391个自然村。长武古属豳。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受遣屯边到这里,用觚盛酒祭天时,有鹑鸟飞落觚上,以为灵异吉祥,即以“鹑觚”为县名。西汉更置浅水县,东汉为鹑觚县地。后来县名几易,历称东阴、宜禄、安定、白土、新平、灵台、保定等。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长武县后延用至今。1949年7月26日县城解放。1958年并入彬县。1961年重置。前后归属彬县专区,宝鸡专区和咸阳专区。长武县建制,辖于咸阳地区。1983年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遂由市辖。境内名胜古迹主要有昭仁寺,位于县城内,系唐贞观二年(628)太宗李世民决定修建。寺内有唐碑一通,贞观四年(630)建,高1丈1尺许,宽4尺5寸。碑文由谏议丈夫朱子奢撰,银青光禄大夫虞世南书写,共3132字,是古代书法艺术珍品。较为著名的历史人物和知名人士有隋吏部尚书牛弘,唐公簿侍郎吕向,宋礼部尚书陶谷,清直隶宣化府总兵、提督尚宣。境内农作物资源有三大类185个品种,树木有28科108个品种,以楸树、桐树、中槐、椿树为优;还有果木6科9属20种。野生植物资源有41科155种,除饲料外主要是野生药材。其中茵陈、地丁最多。畜禽资源主要有牛、驴、骡、马、猪、羊、鸡、兔等。水资源总量为394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281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可采用量988万立方米。泾河、黑河水能蕴藏量38554千瓦。煤炭资源丰富,总储量在50亿吨以上,煤层厚度为5~10米。该县是渭北旱塬主要农业基地县之一,历来以粮食作物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梁、谷子和豆类。本世纪50年代初,粮食亩产仅98斤。几十年来,全县对原坡沟滩进行了全面开发、综合治理。1990年末,累计兴修基本农田30.1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8.8%。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60平方公里,占总流失面积的66.4%。修建库塘、抽水站、电机井等水利工程2131处,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54万亩。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7万马力。从1982年起,全县粮食亩产一直稳定在150公斤的水平上。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10.6亿公斤,亩均产195公斤,人均产量382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油料种植面积1.23万亩,总产78万公斤;烤烟种植4.11万亩,收购烟叶500多万公斤;苹果产量达到400万斤以上。大家畜存栏2.29万头,猪2.98万头,羊2.38万只,兔11.3万只,鸡28.42万只。农业总产值4426万元。全县有县属企业15家,从业人员1200多人。主要企业有制革厂、奶粉厂、制药厂、机械厂和酒厂。制药厂生产的芦丁粉年出口创汇逾百万元。全县有乡镇企业3390多个,从业人员9700多人,年产值1700多万元。境内有国道1条(312国道),省道1条,县乡公路4条,通车里程160.92公里。乡村道路113条,总长950公里。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国道为主体,县乡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油路化。1990年客运量完成36.24万人次,货运量完成37.37万吨。全县有邮电局 (所)7个,邮路4条,长53公里;投递线路11条,长860公里。市话交换容量500门,电话机314部。1990年邮电业务总额134.57万元。报刊发行165万份。全县有商业网点970个,从业人员2400多人;有证个体商户645个,从业人员818人;季节性的专业市场10个,集市贸易成交额1506万元。外贸供货总值239.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4118万元。全县有普通中学16所,教职工2523人,在校学生6300名;小学208所,教职工1000人,在校学生1.8万名;职业中学1所。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3876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5人,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286人。有县级自然科学学会14个。全县有医疗机构14个,医务人员145人,病床285张;农村保健站215个,乡医238人。县城有影、剧院3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各1座,秦腔剧团1个。1990年,全县财政收入1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5元。 长武县 长武县chɑnɡwuxiɑn咸阳市辖县,在市域西北部,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相邻,西与甘肃省灵台、泾川县接壤。县城距市区127公里。面积567平方公里。辖5镇、6乡、233个行政村。人口17.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6万)。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置鹑觚县。相传扶苏和蒙恬领修长城时,见此地原高水浅,宜于筑城,遂摆觚祭奠,忽有一鹑鸟飞落觚上,以为灵异,故名此地为鹑觚。西汉更置浅水县。东汉为鹑觚县地。北魏熙平二年(517)置东阴槃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为宜禄县,以县南有宜禄川得名。蒙古至元七年(1270),宜禄县并入新平县,改县城为宜禄镇。明万历十一年(1583)在宜禄镇(今昭仁镇)置长武县,因县西有唐代李怀光所筑的长武城而得名。1983年10月起,属咸阳市管辖。县城面积5平方公里。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67亿吨。工业以煤、药、酒、奶为支柱产业。以亭南煤矿、孟村煤矿、马屋电厂、亭口水库、甲醇装置一期工程等能源开发为骨干项目的亭口工业园区正在形成。农业已形成粮、果、烟、畜、菜、草六大产业,小麦单产居渭北旱原各县之首。为陕甘两省以槐米、花椒、禽肉、皮毛为主的贸易市场。特产有黑山晋枣、长武锅盔、鹑觚大曲。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3.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5元。312国道过境。古迹有上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隋代牛弘墓、唐代昭仁寺。历史名人有东汉经学家李育,隋代吏部尚书牛弘,北宋经史学家陶谷。 长武县政区图 ☚ 长灵村 长青路社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