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县西安市郊县之一。位于市区南部,县城距市中心9公里,是陕西省主要农业区和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东靠蓝田,西邻户县,西北连咸阳,南踞秦岭。海拔最高的祥峪乡麦稽磊为2886.9米,最低的纪阳乡大苏村为384.7米。境内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2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呈台阶状,原面开阔,起伏不平,山、川、原、丘具备,概括为四原四川一条山,山里山外各一半。总土地面积1598.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759.73平方公里,平原农业区838.74平方公里,有耕地87.79万亩。气候,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山区属温带湿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水量660.6毫米,年平均日照2029.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8%,年无霜期平均217天。境内河流14条,过境河3条,较大的有浐、滈、潏、沣4河,最大的沣河,境内流长35.5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7.23亿立方米,人均863.5立方米。地热水资源丰富,东大、祥峪、子午、韦曲已打出的自流矿化水井,水温40℃~70℃,含有钠、钙、镁等多种矿物质。矿藏资源有大理石、石英、白云石、硅线石、白垩土、钾长石、蛭石、石墨等,其中大理石储量600多万吨,石英130多万吨,白云石440多万吨。沿山沿河沙石质优量大,沣河白沙远销国外。全县常住人口8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4万人,占93.66%。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8%以上,还有回、蒙、满等20个少数民族800多人。全县设有韦曲、鸣犊、引镇、王曲、沣峪、细柳、斗门7个区;韦曲、杜曲、郭杜、鸣犊、引镇、王曲、太乙宫、滦镇、子午、斗门、马王11个镇,以及申店、樊村、杜陵、大兆、酒铺、马兴、炮里、魏寨、留村、杨庄、大峪、王莽、韦兆、库峪、黄良、皇甫、王庄、五台、石砭峪、内苑、五星、东大、祥峪、喂子坪、细柳、祝村、义井、沣惠、兴隆、镐京、纪阳、高桥、灵沼33个乡;670个行政村,986个自然村。县人民政府驻韦曲镇。县城有5.4万人。 秦始皇的弟弟成𫋳曾被封为长安君。汉高祖刘邦五年(前202年)开始用长安作为首都的名称,取长久平安的意思,长安由此得名。从汉高祖五年设置长安后,由于历代建制不同,长安的名称和界域屡次变易。西汉王莽改长安为常安,淮阳王刘玄又恢复长安。东汉光武帝 (刘秀)建都洛阳,长安仍存京兆名义。北周时,长安县东南增设万年县。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将长安旧都迁入今西安市区,起名大兴城,并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同时将长安、大兴两县旧治移入新都。唐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五代后梁改长安为大安县,后唐又恢复长安县名。金代先改万年为咸宁,熙宗废咸宁并入长安,不久又以鼓楼为界,分长安、咸宁两县。直到民国元年(1912),咸宁再次并入长安,次年长安县直属陕西省辖。1928年西安市政府成立,长安城归市管,城外归长安县,县治仍设在市内,1938年县治迁至城南大兆镇。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同年7月县治移至韦曲镇至今。1954年至1958年先后将三桥、坝桥、草滩、雁塔、狄寨、新筑等地划归西安市效区。 该县南倚秦岭山地,北连渭河平原,山河壮丽,风光秀美,文化发达,曾是周、秦、汉、唐等12个王朝建都之地,至今仍留有遗址、古寺、石窟、石刻多处,是陕西省著名的文物胜地和风景游览区之一。遗址有新石器时代的五楼遗址,奴隶社会的沣镐遗址,苍颉造字台,周文王祭天的灵台,汉武帝练兵的昆明池和石刻织女牛郎像,杜公祠,唐博陵太守崔护思恋村女的桃溪堡,刘邦入汉的子午栈道。著名佛寺有42座,其中兴教寺、香积寺、净业寺和兴庆、天池、丰德等寺庙保存完好,又以兴教寺为最佳,寺名系清末康有为所题。佛教十大宗派中的法相、净土、律宗、华严四大宗派的开山祖师和发源地都在长安。自然景观有太兴、嘉午、清华、翠华、南五台、小五台、九顶万花、观音等8座名山,景色各异,莲花溶洞的钟乳石、大峪的并蒂莲,景象更为神奇。 该县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水源丰富,自然条件好,历来是良好的农作区,是陕西省小麦基地县之一。据1982年普查,全县有9个土类,22个亚类,31个土属,97个土种。土壤分布:西部平原黄墡土、湿潮土、河淤土; 东部台原𪤁土、立茬土;平川水稻土、黄墡土; 山区褐土、棕壤等。土壤面积𪤁土4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3%; 黄墡土、 油土和河淤土38.8万亩, 占16.23%;湿潮土、水稻土22.4万亩,占9.35%;褐土、棕壤96.2万亩,占40.22%。境内有石砭峪、大峪、许家沟、三合一、杨庄、小峪、东沟等42座库、塘,年蓄水3535万立方米,建抽水站60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59.1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11%。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434台,5.16万千瓦,机耕面积达72.6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73%。粮食以小麦为主,次之玉米、水稻、豆类等。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其次是林、果、油料、中药材等。1990年粮食总产量32.53万吨,蔬菜10.63万吨,油料649吨,各类水果1.12万吨。全县工业企业859个,职工3.75万人。1990年工业产值3.97亿元,其中年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7个。形成了建材、食品、饮料、饲料、纺织、缝纫、皮革、造纸、印刷、工艺、化工、机械、电子、电器、仪表等工业门类,以机电、建材、轻纺、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县、乡(镇)、村工业群体。前进电器厂、长安电子仪器厂、高桥汽配厂、灯具总厂、溶解乙炔厂、美佳日用化工厂等48个企业荣获省、市先进企业称号。农用碳酸氢铵、长安特曲酒、江米条、朱雀牌5407涤长丝纺毛西服呢、长安牌1号35克有光纸、1号黄板纸、折叠走轮包、一喷灵避蚊水、PGU1/2低压配电瓶、165Q车用空压机、气压调节器、低压无功率补偿装置等23种产品分别被评为部、省、市优质、优秀产品。全县有文明工厂53个。电力充足,刘家峡、安康水电站、秦岭、渭河、户县等电厂均给该县提供电力,境内有南郊、黄良、引镇、鸣犊、太乙、马王、杜曲、蒲阳等11个变电站,全县供电线路64条,1100公里,其中工业电路100余公里。交通发达,目前已形成以西安市为起点通往全县的扇形交通网络。境内有西万、西汤、西环、西王等19条省、市级公路,县、乡 (镇)公路28条,总长692公里,其中油路罩面204公里,实现了全部乡 (镇)和94.9%的村通公路,风雨畅通。还有西余铁路通过县境。全县拥有载重汽车1036辆,客运汽车134辆。全县有邮电局、所30个,邮路单程长度331公里,农村投递路线为2058公里,市内电话交换机1220门(史端桥步进制式电话),实装电话538部。农村电话交换点11个,总容量1072门,实装电话561部。全县年报纸、杂志发行623.4万份。全县以国营、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的商业网点有2834个,从业人员5781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8亿元。以韦曲、引镇、王寺为重点建成5个批零市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5566万元,外贸部门收购总值为289万元。年财政收入48774万元,财政支出4082万元,其中文教科卫支出2193万元。 全县1990年有中等学校93所,教职工3868人,在校学生3.38万人;职业中学3所,教职工108人,在校学生925人; 小学445所,教职工4832人,在校学生10.2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7%。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1.74万人。县城内建有剧院、电影院、俱乐部、文化馆、体育场。全县有乡(镇)文化站44个,集镇文化中心站7个,文化俱乐部80个,文化专业户37户,群众业余演出团、队72个,业余创作作品3100件。县上有广播台,全县乡级广播放大站43个,村有广播室527个,高音嗽叭1588只,电视差转台3个,电视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66.2%和97.6%。全县医疗条件优越,以县医院和7个地段医院为中心,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1个,病床1882张,医疗卫生人员229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32人。另外还有省、市和部队医院、疗养院4个。1990年全县有44个农技站,31个科技专业协会,8000个科技示范户,14个民办科研企业。专业科研人员有173人。全县已授予各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有11164人。全年举办科技训练班418期,培训1.89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76万份(册),实施科技项目36项。全县有西北饭店、长安饭店、县招待所4个,床位1650个。1990年累计接待游人92.6万人次,其中港、澳、台及外国游客1533人次。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0元,职工平均工资1638元。 长安县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置,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年)移治今西安市。近代始徙治今韦曲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