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孙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孙晟552—609隋大将。河南洛阳人,字季晟,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高祖曾携其手而谓人曰:“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宣帝时,北周与突厥和亲,遣其副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突厥牙帐。密与突厥可汗弟突利设盟,借与其游猎之机,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还白高祖。迁奉车都尉。开皇元年(581年),突厥以为北周复仇为名,约诸部南侵。高祖大惧,修筑长城,屯兵为备,乃上书高祖,备述突厥诸部情势,建议“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祖,十数年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高祖览表大悦,复召与语,乃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高祖皆采纳其策。遣太仆元晖使玷厥,赐以狼头纛,名为钦敬,实为卑视,礼数甚优。玷厥使者来隋,使居摄图使上。反间计成,摄图、玷厥果相猜疑。命其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以金帛赐奚、霫、契丹等,遣为向导,得至突利设所,深布心腹,诱令内附。二年,摄图四十万骑自兰州入,破达奚长儒军。更欲南下,玷厥不从,引兵而去。他又说染干诈告摄图说:“铁勒等反,欲袭其牙。”摄图惧而回兵。后数月,突厥复南下,隋发八道元帅分出拒之。阿波败窦荣定,时为偏将。离间阿波与摄图关系,使其相互猜疑。阿波使者入隋,摄图即掩袭其牙,尽获其众而杀其母。阿波还无所归,西奔玷厥,乞师十余万,东击摄图。突厥自相攻击,无力南下。摄图遣使朝贡于隋,千金公主请改姓杨氏,乞为帝女,高祖许之。四年,出使突厥,使还称职,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其后数使突厥,见机离间。送安义公主至突厥和亲于染干,说染干率众南徒,伺察突厥动静。是以突厥来犯,每先有备。十九年,染干奏:雍闾作攻具,欲打大同城。隋发六总管,并由汉王节度,分道出兵讨之。雍闾大惧,与达头同盟,合力掩袭染干,大战于长城下。染干大败,部落亡散,他乘机用计使染干入朝,归附者男女万余口。寻以染干为启人可汗。于朔州(治今山西朔县)筑大利城以处染干。安义公主死,持节送义成公主,复以为染干之妻。又奏请徒染干部众于五原(今包头西北),以河为固,于夏、胜两州之间,东西至河,南北四百里,掘为横堑,令处其内,任情放牧,免于抄略,人必自安。高祖从之。二十年,都兰可汗为其部下所杀。乃建议高祖,乘突厥内乱,遣染干部下分头招慰,必来降之。从之。果来降附。达头恐怖,又大集兵。高祖乃以其为秦川行军总管,从晋王广出讨。达头军至,乃进策曰:“突厥饮泉,易可行毒,取药毒水上流,达头人畜饮之多死。于是大惊曰:“天雨恶水,其亡我乎!”因夜逃。他乘其疲病追之,斩首千余级,获六畜数千头。突厥甚畏之。”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师还,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复遣还大利城,安抚新附。仁寿元年(601年),为受降使者从元帅杨素送染干北伐。二年,与大将军梁默击败突厥首领思力俟斤。转战六十余里,敌众多降。他又命染干分遣使者,招谕北方铁勒诸部。三年,铁勒、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十余部,尽背达头,请来降附。达头大溃,西奔吐谷浑。又送染干安置于碛口。炀帝即位,拜左领军将军,破杨谅,转武卫将军。大业三年(607年),杨帝北巡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陈兵耀武,他命染干召所部诸国,奚、霫、室韦等种落数十酋长具至,令染干除帐草,以示大国之威。五年,卒。后炀帝于雁门被围,叹日:“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长孙晟 长孙晟552—609隋代洛阳人,字季晟,是当时有名的弹射高手。相传他发弓时声响似霹雳,弹子时迅疾如闪电。在一次出使突厥时,他曾与突厥首领摄图同出游猎,恰巧遇见两只大雕为争肉而搏,摄图抽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射雕;晟接箭后驰马而走,冷静观察,等到二雕互相争夺时,立即发箭,一箭连贯二雕,使人都很敬佩。塞外突厥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十分畏惧他的名声。 ☚ 杨大眼 王积薪 ☛ 长孙晟552~609隋代将领。河南洛阳人。宣帝时,北周与突厥和亲,遣其副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突厥牙帐。密与突厥可汗弟突利设盟,借与其游猎之机,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还白高祖。高祖览表大悦,复召与语,乃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 皆如指掌,高祖皆采纳其策。遣太仆元晕使玷厥,赐以狼头纛,名为钦敬,实为卑视礼数甚优。玷厥使者来隋,使居摄图使上。反间计成,摄图、玷厥果相猜疑,命其为车骑将军,出黄龙道,以金帛赐奚、霫、契丹等遣为向导,得至突利设所,深布心腹,诱令内附。二年,摄图40万骑自兰州入,破达奚长儒军。更欲南下,玷厥不从,引兵而去。摄图惧而回兵。四年, 出使突厥,使还称职,授议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仁寿元年(601年),为受降使者从元帅杨素送染干北伐。二年,与大将军梁默击败突厥首领思力俟斤。转战60余里,敌众多降。他又命染干分遣使者,招谕北方铁勒诸部。炀帝即位,拜左领军将军,破杨谅,转武卫将军。 长孙晟552—609北周、隋朝大臣。出身鲜卑名门北朝宗族十姓之一拓跋氏,河南洛阳人,字季晟。初任北周司卫上士、车骑都尉。大象二年(580)随同汝南公宇文神庆出使突厥,护送千金公主和亲沙钵略可汗,与沙钵略可汗弟处罗结好。隋开皇元年(581),上书隋文帝,提出“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对待突厥汗国的方略。前后10次出使突厥,与四任突厥汗王多有交往,成功地周旋于各派突厥贵胄之间,是隋朝对突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因功历任车骑将军、左勋卫车骑将军、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武卫将军、右骁卫将军等军职。 长孙晟552—609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仕周,年十八为司卫上士。为隋文帝所重。曾使突厥,知其山川形势、部众强弱,因上策反间突厥,有功,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仁寿四年(604),炀帝即位,拜为左军将军。杨谅起兵,以本官兼相州(今河南安阳)刺史击之。谅破,转武卫将军。大业三年(607),炀帝出塞,遣其使突厥。后为右骁卫将军。五年,卒。时年五十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