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号cháng hào管乐器。1879年,杨少坪在《增广英字指南》(卷三)中,将trombone(长号)译作“三管号筒”。◇喇叭、细管喇叭、伸缩喇叭、滑动喇叭、拉管、忒隆蓬、托隆蓬、脱落姆琶痕,均为英语trombone的音译。“长号”一词出现较晚,如1930年丰子恺《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近世西洋乐坛之盛况》:“娇声似的克拉管(clarinet),傲慢似的长号(trombone),一切乐器的表情,为无论何等有名的优伶所不能致。” 号哭 号哭噭啕 呼服 呼謈 ☚ 哭的程度 大哭 ☛ 长号壮、彝、苗、瑶等民族使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大筒”,“大号”。此外,各民族还自有称呼,如瑶语称为“当嘹”,彝语称作“大巴拉”。流行于西南各省及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区。早在汉代就已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中。原用天然角制作,经过竹、木、皮革阶段,至明代始用铜制。呈喇叭形,直、长,分三节,顶有吹嘴。因地方、使用民族不同而规格不同。如壮族长号长155厘米,而彝族的则达171厘米。演奏时,双手托管,唇抵号嘴,振动而发音。声音洪大,音色低沉浑厚,数里外仍可听见。原用于军乐、土司祭祀仪式。现多用于节庆和婚丧嫁娶等仪式。 长号铜管吹奏乐器。15世纪由自然小号装上伸缩管发展而成,1520年定制。分3部分(杯形号嘴、U形伸缩滑管、主体管),号管为圆柱形,用2根可伸缩U形管连接,杯形号嘴,喇叭口管尾,伸缩管分为7个把位,每伸长1个把位即降半音。常用4种类型(降B调次中音长号、F调低音长号、降B至F调次中音低音长号、降B调倍低音长号),用于3种乐队(现代交响乐队、军乐队、铜管乐队),加布里埃的《神圣交响曲》(1597)最早使用。 长号 长号Changhao西洋铜管乐器中的中、低音声部乐器。现代长号是铜管乐器组中唯一不用活塞而用伸缩管的乐器,由于这一特点,所以长号又名伸缩号,俗称拉管。(在历史上曾有过一种装活塞的长号,但其音质不佳,现已基本不用。)长号的管身不像其他铜管乐器那样盘成圆形或长圆形,而只是简单的将其折成三截,中间套上一个可伸缩拉动的U形套管,当伸缩管拉动时,可使管身的长度改变,其作用和其他铜管乐器的活塞装置的作用一样。长号所用的伸缩套管可以无级滑动,但使用时却按半音来调整拉出的距离,每拉出一节使音高能变化一个半音时的距离称为一个把位,长号一共有七个把位,正好相当于三个活塞所能组合的七种变化。下表列示bB调长号的把位情况: *各把位所发音的具体音高参见铜管乐器条中所附的泛音表 (需移低大二度)。 长号本身是移调乐器(它的第一把位所发基音的调即该乐器的调,如次中音长号的第一把位所发的基音是bB,它就是bB调乐器),但习惯上长号不按移调乐器处理,而按实际发音记谱。长号的种类很多,现常用的有次中音长号(基音为bB),音域E—e2(实际音高,下同),在五线谱上用次中音谱表 (第四线上的C谱表)记谱;低音长号(基音为F),音域B1—a1,在五线谱上用低音谱表记谱,在合奏用的总谱中,低音长号和大号同记在一行谱表上。新式的长号附加有四度活塞,由左手姆指控制活塞接通附加管时,可使次中音长号快速的转换成低音长号,这种溶次中音长号与低音长号于一身的新式乐器的音域扩大为B1—e2,而且给演奏也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 长号的音色宏伟、庄严,强奏时有威力,弱奏时委婉含蓄。在管弦乐队中一般配备2—3支长号,在大型管弦乐队中,常由3支长号和一支大号组成独立的和声组。 ☚ 短号 大号 ☛ 长号 长号长号又名伸缩长号或拉管,是不用活塞而用伸缩管的铜管乐器。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管身和杯形号嘴;另一部分是马蹄形滑管,它与第一部分平行移动,以改变管身的有效长度。长号最早的出现,是为扩大小号,16世纪形成现在这种形状,几百年来,除增加一些额外的装置,形状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只是为了更适应管弦乐队和铜管乐队、军乐队的需要,喇叭口直径变大了 一些,这样能吹出更加深沉的音响来。长号一向可以吹奏各种半音,因此不必移调。长号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4种: bB调次中音长号、低音长号、bB—F调次中音一低音长号、bB调倍低音长号。其中bB调次中音长号最常用,它音色丰满,强奏时有威力,声音辉煌嘹亮,可奏出明快刚劲及柔和如歌的乐曲,还能演奏出长号特有的滑音效果。
☚ 圆号 大号 ☛ 长号trombo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