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镇北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镇北台

在榆林城北约7.5公里处的红山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它控南北咽喉,锁长城要口,是古关隘上的军事了望台,属长城防御体系中一所重要建筑物。台为正方型,共4层,总高度为29.7米,外砌砖石,体积逐层递减,各层分别为:第一层高10.2米,周长320米,面积89.6平方米,进深12米;第二层高11米,周长128米,面积27.2平方米,进深5米;第三层高4.1米,周长86米,面积14.4平方米,进深3米;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米,面积12平方米,进深2米。北额有明万历时巡抚涂宗濬书题“向明”二字。

镇北台

镇北台

明长城上修筑的一座高大塞防建筑。位于陕西榆林县城北约7.5公里处红山上。台为正方形,高四层,外砌砖石。第一层周长320、进深12、高10.20米,第二层周长128、进深5、高11米,第三层周长86、进深3、高4.1米,第四层周长35.44、进深2、高4.40米。台北额题刻“向明”二字。为明万历年间的巡抚涂宗濬所书。此台用于联络附近驻军,为陕北边防要塞。

☚ 拜将台   雷台 ☛
镇北台

镇北台

明长城上修筑的一座高大塞防建筑。位于陕西榆林县城北约7.5公里处红山上。台为正方形,高四层,外砌砖石。第一层周长320、进深12、高10.20米,第二层周长128、进深5、高11米,第三层周长86、进深3、高4.1米,第四层周长35.44、进深2、高4.40米。台北额题刻“向明”二字。为明万历年间的巡抚涂宗濬所书。此台用于联络附近驻军,为陕北边防要塞。

☚ 拜将台   雷台 ☛
镇北台

镇北台

位于城北红山顶上。依山据险,砖石筑成,正方形,高四层,自下而上递层缩小,底层高10.2米,周长320米,上层高4.4米,周长35.44米。各层间有阶梯通行。台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为长城上一烽火台。有石刻160多处。北额题“向明”,万历朝巡抚涂宗濬书。顶部原建有方形砖木哨棚,清末坍毁。登台可眺长城雄姿与塞外风光。今经修葺,基本恢复旧貌。台顶备有望远镜,供游人使用。

☚ 红石峡   易马城 ☛

镇北台

明代长城上的烽火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县城北约7500米处,为西北地区要塞之一。台高3层,外表用石砌,北额有明万历年间巡抚涂宗濬所书“向明”2字题刻。明代为报警之用,当敌兵进犯时,守卫士卒在台楼上点起烽火,附近驻军一见便前来会合应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