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读音ch·a(-),为a韵目,属a—ia—ua韵部。楚洽切,入,洽韵。
❶挖沙土的工具;铁锹。

上一条: 下一条:

锸扎zǎ

插地起土。例:用~锨~地翻土,翻~地。用犁犁~地。
《释名》:“锸,插也。”

锸ts‘a44

用铁锹翻地: 入秋后,把园子地~了。《释名》: “锸,插也,插地起土也。”楚洽切,初母洽韵入声。中古初母今固原均为 [ts ‘]。原州为阴平,隆德作去声。

{}6840锹,挖土的工具。古方言。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注:「(锹),俗字也,亦作鍫…颜氏《证俗音》云:『今江南人呼为桦鍫,巴蜀之间谓鍫为~。』」

锸鍤chā

〈文〉铁锹,一种挖土的工具。

锸chā

挖土的工具。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钁臿 > 臿 > 鍤
鍤  chā

亦作“疀”。即臿。《説文·甾部》:“疀,𣂁也,古田器也。”王筠句讀:“《[爾雅]釋器》‘𣂁謂之疀’郭注:‘皆古鍬、插字’……《方言》借臿爲之,《釋名》、《世説》借鍤爲之。”《釋名·釋用器》:“鍤,插也。插地起土也。”《廣韻·入洽》:“鍤,鍫也。”《漢書·王莽傳》:“父子兄弟負籠荷鍤。”顔師古注:“鍤,鍫也。”《元史·董俊傳》:“治板幹,具畚鍤,儲餱糧。”按,《爾雅》中“𣂁”乃“𠝡”之誤。“𣂁”爲古量具。據郭璞注,此謂鍬、鍤之類。參見本類“鍬”。

锸chā

〖名词〗
挖土的工具,铁锹(1)。《瘗旅文》: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带着两个差役拿着畚箕、铁锹去掩埋他们。

*鍤cha

EFCA
❶铁锹;挖土的工具:父子兄弟负笼荷~(《汉书》)。
❷一种长针,做衣服时插在四周,以保持衣服平整。

铲子

铲子

铲(铁铲;锅~) 锹(锹头;鋘锹;铁锹;铧锹;泥~) 锨(铁锨;木~;铧~) 锸 臿 铣(铁~) 鐇 钁(钁头) 镵 铁掀
铁锹、铁签之类器具:
白亮锋利的锹:霜锸
煤铲:火铲
锹的锋口:
(掘土或铲东西用的工具:铲子)

☚ 模具   磨碾具 ☛

锸spade

直插式挖土农具。最早的锸是木锸,与耜差不多。在木耜的刃部加上金属套刃可减少磨损和增强挖土能力。目前发现最早的锸是商代的青铜锸,多为凹字形(见图1、图2)。春秋时期的铜锸形式已较多样,有平刃、弧刃,亦有尖刃。战国开始改用铁锸,从而提高工效(见图3)。至汉代才有锸的名称——臿。《释名》:“臿,插也,插地起土也。”锸是汉代的主要挖土工具,在兴修水利取土时发挥很大作用,故有“举臿为云,决渠为雨”的民谣。锸端装有铁制刃口,汉代叫鉴,臿的下端安装鉴的木板叫“叶”。使用时双手握柄,左脚踏叶左肩,用力踩入土中,再向后扳动将土翻起,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出土一把完整的锸,其木叶左肩比右肩突出而稍低,就是为了便于左脚踩踏而设计。四川等地汉墓中出土的持锸俑,也可见到锸的完整形状。锸在南北朝时期继续使用。考古发掘中也时有出土,但数量远不如汉代。《齐民要术》中没有提到锸,说明已不是主要农具。隋唐以后,锸已很少出土,但是并没有绝迹,至今在一些偏僻地区仍还在使用,如江西奉新县农村现在使用的铁锹,就还保存着古代锸的原形。


图1 湖北随州出土商代铜锸



图2 湖北蕲春出土西周铜锸



图3 河南辉县出土战国铁锸

锸(鍤)chā

❶ (挖土的工具) spade
❷ [书] (簪子) hair clasp

农具。东周时期的锸多为凹字形銎、平刃。器形较小,与木柄相配合使用。木柄下部为铲状,插入锸的銎口内,上部为圆直柄。

锸(鍤)chā

14画 金部 〈书〉
(1) 缝衣服的长针。
(2) 锹一类的挖土工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