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昼
【生卒】:约516—567 【介绍】: 北齐儒家、佛教批评家。 字孔昭,勃海阜城(今属河北)人。少孤贫,负笈从师,好学不倦。 曾从同乡儒者李宝鼎受《三礼》,后又学《服氏春秋》。河清初(约563),举秀才不第。 屡次上书朝廷,均未被纳用,故而终身未能入仕。哲学上,推重儒家学说,并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认为“佛法诡诳”,佛教思想荒诞不经,不足信奉。 谴责佛教修建寺院林园,实际上为逃避徭役的人提供了场所,“避役者以为林薮”。抨击佛教寺院腐化淫荡。 (见道宣《叙列代王臣滞惑解》载《广弘明集》卷六)。指明佛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反对佛风大盛的局面。看到佛教和道教出现融合趋势后,敏锐地指出道教实际上成了佛教的附庸:“全非圣人之言,道士非老庄之本,藉佛邪说为其配坐而已。”(同上)《北齐书》卷44有传。 著有《刘子》3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