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锁阳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锁阳城 锁阳城汉族地名传说。见《甘肃风物志》。甘肃安西县东南有锁阳城,原名苦峪城。相传唐太宗命名将薛仁贵征西,途中遇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大军困于苦峪城。先靠自耕维持生活,后只能节衣缩食,掘草剥树充饥。一日,士兵掘得如红萝卜一类草根,薛仁贵问于乡人,一长者曰:“乃锁阳。此中草药,可补气血双亏、肾虚阳弱,食之壮体。”食之,果解饥壮神。解围之后,统兵将领程咬金问于仁贵:“被围之日,何以为食?”仁贵答以锁阳充饥。咬金曰:“锁阳,锁阳,磨兵之粮!”自此,苦峪城更名为锁阳城。 ☚ 击石燕鸣墙 仙女石 ☛ 锁阳城 锁阳城汉冥安县、唐瓜州暨晋昌县城、元瓜州城、明苦峪城。位于甘肃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分南北二城。北城较残破,南北200米许,东西约700米,基宽3米,残高4—5米。南北开门。南城较完整,南北470米,东西430米。基厚约8米,顶宽3—4米,残高9米许。南城中筑南北向隔城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二部,西大东小,形如算盘。四角筑角墩。南、北垣各设马面5座,东垣3座、西垣4座。北、西垣置门,有瓮城。城周环羊马城,犹以东、南二垣之外显见,残高1—1.5米。西城内存圆形土台21座,残高2—3米。东城西垣附近及城外有大型连窑,长12.8米,宽2.4米。南垣外存古渠遗迹一条,渠宽20米,残深1米许。城内城周遍布柽(cheng)柳、白刺灌丛沙堆,高2—3米,许多地段沙与城齐。墙垣上遗有众多擂石,表面粗糙,形如鹅卵。地面散落大量红陶片、灰陶片、白陶片、青瓷片等物。并发现五铢币、开元币等。城周分布成片的风蚀弃耕地,尤以城南、城西最集中。 ☚ 惠回堡 破城子 ☛ 锁阳城 锁阳城汉冥安县、唐瓜州暨晋昌县城、元瓜州城、明苦峪城。位于甘肃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分南北二城。北城较残破,南北200米许,东西约700米,基宽3米,残高4—5米。南北开门。南城较完整,南北470米,东西430米。基厚约8米,顶宽3—4米,残高9米许。南城中筑南北向隔城一道,将城分为东西二部,西大东小,形如算盘。四角筑角墩。南、北垣各设马面5座,东垣3座、西垣4座。北、西垣置门,有瓮城。城周环羊马城,犹以东、南二垣之外显见,残高1—1.5米。西城内存圆形土台21座,残高2—3米。东城西垣附近及城外有大型连窑,长12.8米,宽2.4米。南垣外存古渠遗迹一条,渠宽20米,残深1米许。城内城周遍布柽(cheng)柳、白刺灌丛沙堆,高2—3米,许多地段沙与城齐。墙垣上遗有众多擂石,表面粗糙,形如鹅卵。地面散落大量红陶片、灰陶片、白陶片、青瓷片等物。并发现五铢币、开元币等。城周分布成片的风蚀弃耕地,尤以城南、城西最集中。 ☚ 惠回堡 破城子 ☛ 锁阳城 锁阳城又名苦峪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处荒漠上。俗传唐将薛仁贵征西,兵困城中,粮尽援绝,士兵掘食锁阳直到援军解围,故名。据考证,实为唐瓜州州治晋昌县城址。分南北两城。北城呈长方形,东西700米,南北200米,基宽约3米,残高4~5米, 南北开门, 为明代所筑之苦峪城。南城略呈正方形,东西430米,南北470米。墙板筑,残高8~9米,基厚约6米,顶宽3~4米。城中南北向筑隔墙,将城分作东西两部分,西大东小,状如算盘。中段辟门相通。大城四角均有角墩,南、北垣各设马面5座,东垣3座,西垣4座。西、北垣置门,北门有瓮城。西城内存圆形土台21座,残高2~3米。东城东北角又筑一小城, 疑为守将住所。城周环羊马城,残高1~1.5米。城垣上遗留众多擂石,形似鹅卵,表面粗糙,为当年战争之物证。城内地表散布大量红陶片、青瓷片、唐代砖瓦等物,发现五铢币、开元币等。是国内现存保存较完整的唐代城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榆林窟象牙造像 东千佛洞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