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链球菌感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链球菌感染streptococcal infection

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人类重要的细菌性感染之一。感染可发生于任何组织与器官。传染源为病人及感染后带菌者。经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疾病和某些病株引起的晚期变态反应性疾病。用青霉素族治疗有特效。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是人类最重要细菌性感染之一。此种感染可发生于人体任何组织与器官。 由于病原体型别,侵入途径、侵犯部位、宿主机体状态以及病原体与宿主关系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大类,一为急性化脓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脓皮病、丹毒、产褥热、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等; 另一为某些菌株引起的晚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及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呈球形或椭圆形,常排列成链状。有致病及不致病两大类。致病性链球菌有的对人、有的对动物有致病性,也有对人及动物都致病。链球菌的抵抗力较强,在痰、渗出液及动物排泄物中可生存数周,在灰尘内无日光照射时可生存数日,在培养基上室温下10~24周内死亡。其耐热性除肠球菌较强,可抵抗60℃30分钟外,其他耐热性均较差,一般55℃30分钟即被杀死。对普通消毒剂如0.1%碘酒、3~5%石炭酸或来苏儿均能在15分钟内杀死。
链球菌在形态、菌落、抗原性、致病力以及溶血性等方面均可有变异。其分类至今尚未统一,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❶按溶血能力分类,即根据在血琼脂平皿上菌落周围产生的溶血反应而分为α-溶血性链球菌(简称甲链)、β-溶血性链球菌 (简称乙链)、γ-链球菌(简称丙链)3种。甲链的溶血反应不完全,呈绿色,其致病力较低; 乙链能产生溶血素O及S,溶血反应完全,常呈2~4mm宽,界线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是链球菌感染中的主要病原菌,均可感染人; 丙链不溶血,无致病力。另尚有些菌株产生不具绿色,但透明度又不如乙链的完全溶血,称为亚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❷按抗原结构分类。链球菌含有多种抗原,如核蛋白抗原、族特异抗原与型特异抗原。核蛋白抗原无种、属、族、型的特异性,存在于各菌体内; 族特异抗原(简称C抗原)存在于细胞壁内,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8个族,命名为A~T(缺I、J)族; 型特异抗原亦称表面抗原。根据型特异抗原的不同,可将族内的细菌分为若干个血清型,如A族可分为50个以上的血清型。型抗原有3种主要的抗原成分,即M、T、R,其中M抗原为蛋白质,位于菌体表面,有型特异性,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对人类有致病力者90%属于A族,其他B、C、D、G族也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菌血症以及心内膜炎等。
❸按其厌氧与否可分为需氧、厌氧、微需氧链球菌。
❹综合性分类,结合其溶血、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以及生化反应等性状分为溶血性、草绿色、肠球菌、乳酸链球菌4类。以上4种分类方法,以抗原结构分类法最正确,以溶血能力分类法最简便,但链球菌的族别与溶血性并无绝对关系,如对人致病的A族,95%以上为β溶血,少数则无β溶血。B族链球菌约一半为非溶血。C族有些是α溶血,有些是β溶血。D族多数不溶血,但部分可产生β或α溶血。N族(即乳酸链球菌)基本不溶血,故按溶血能力分类的方法确实存在一些缺点,然目前国内仍较常应用。
链球菌感染见于全世界。乙链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较冷季节,而脓皮病则经常出现于较热季节。传染源以病人及感染后带菌者为主。由口咽部分离的菌株以A族为主,特别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后带菌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鼻腔带菌持续时间常较长。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为主。特别是冬季,室内空气不流通或群居拥挤,均有利于链球菌感染的传播。链球菌感染的暴发流行多通过呼吸道传播。皮肤和伤口感染则多因直接接触如衣服污染所致。此外尚能经产道引起产褥热。链球菌感染与年龄有一定关系,3个月以内婴儿对B族易感、6个月至10岁经常有猩红热、扁桃体炎和咽峡炎的发生。丹毒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在幼儿及老年中多见。脓皮病以小儿为多,因小儿皮肤创伤和昆虫叮咬较多,且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链球菌能引起感染,主要与下述原因有关:
❶细菌致病力与数量,其致病力又与其所产生的毒素和酶有关。毒素有溶血素、红疹毒素两种。溶血素主要有两种,一为溶血素O,由乙链A、C与G族产生,抗原性强,不仅对红细胞,且对白细胞及细胞内溶酶体膜有作用,作用部位为膜胆固醇,能使组织坏死,如心肌可发生混浊肿胀、变性及坏死,并可发生突然停搏。二为溶血素S,无抗原性,也作用于上述各种细胞,其作用部位为细胞膜的磷脂质,能引起关节炎及肾炎,能使炎症部位的链球菌蛋白酶消化宿主细胞。红疹毒素可引起皮疹,是一种蛋白质,A族绝大多数菌株能产生,C及G族菌株亦偶可产生。酶有链激酶、脱氧核糖核酸酶以及透明质酸酶等。链激酶又称溶纤维蛋白酶,能激活血液中血浆蛋白酶原为血浆蛋白酶,此酶可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使组织的基质分解,故有助于细菌的扩散,使炎症部位扩大,主要由A、C及G族菌株所产生,B及F族偶可产生小量。脱氧核糖核酸酶为A族大多数菌株及B、C、G族中部分菌株所产生,能分解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为简单的多核苷酸,该酶有A、B、C、D4种不同的抗原型。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能分解结缔组织的基质——透明质酸,从而使局部细菌和毒素易于在组织内扩散。此酶有抗原性,且具有族特异性。
❷机体对病原菌的免疫状态。人体对A族链球菌感染5~7日后即产生型特异抗体,并持续数年; 但同时也可增加机体的即刻或迟延过敏反应,从而产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细菌的特异性多糖 (主要是鼠李糖和N-乙酰葡萄胺组成的聚合物)与人心瓣膜糖蛋白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是由于A族链球菌某些菌型(如2、4、12、49型等)感染后,使人体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到达肾脏,沉积在肾小球中,激活补体而引起肾小球炎症; 也可能由于致肾炎的链球菌菌型与病人的肾小球基底膜间有共同的抗原性,通过交叉免疫反应而引起肾炎。
由细菌直接侵袭引起的病理变化,受染部位呈炎细胞浸润和(或)化脓病变。由过敏反应引起者为变态反应性病变。
临床表现可参见以后三条条目。凡具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即可初步诊断。急性感染时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可协助诊断。分泌物培养应在一小时内接种。血清免疫学可检查链球菌各种产物的相应抗体以协助诊断,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 (简称抗“O”) 在咽喉炎发作后3周,80%病人的效价可上升4倍以上,如测定多种抗体,则95%可呈阳性。在咽喉炎起病5日内,用青霉素G治疗可抑制抗体效价并推迟抗“O”反应的发生。
青霉素族对本病有特效,很少有耐药菌株。为尽量减少并发症,应尽量早期治疗,且疗程不应短于7~10日,因而采用长效青霉素最为理想,并应及时处理感染灶。如对青霉素过敏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用青霉素者,可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
预防本病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防止感冒。对临产妇女或阴道带B族链球菌的妇女应作子宫颈及阴道常规培养检查,并用抗生素治疗,可预防新生儿感染。疫苗的应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 军团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000107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