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银纹夜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银纹夜蛾three-spotted phytometra

以豆类为主的食叶害虫。学名Argyrogramma agnata(Staudinger)。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苏联、日本、朝鲜; 中国各大豆、花生、蔬菜产区均有分布,其中以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各省区发生较多。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或孔洞,甚至将叶肉吃光,仅留叶脉,使大豆落花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
成虫体长12~16毫米,翅展32~35毫米,黄褐色。前翅有蓝紫色闪光,翅中央有一近三角形和一钩形银白斑纹,两者相距很近(见图)。卵半球形,直径0.4~0.5毫米,初产乳白色,后变浅黄至紫黑色,从顶端发出放射状隆起纹若干条。末龄幼虫体长25~32毫米,淡黄绿色,体背有6条白色细纵纹。腹足两对,臀足一对。蛹体长18~20毫米,纺锤形,初淡绿色,1~5腹节背板前缘灰黑色,末端有6根尾刺。此外,尚有近似种黑点银纹夜蛾,前翅肾形纹外侧有3个小黑点,中室下方具一U形和卵形小银斑,有时二者连成Y形,U形银斑上有一黑点;另一为银锭夜蛾,前翅具一大V形银斑。三者常混合发生为害。


银纹夜蛾


中国不同地区年生代数不同,河北、山西北部年生2代,山东、河南、陕西关中等地年生5代,世代重叠。第一代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和豌豆;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主要为害春大豆和部分早播夏大豆;第三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四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均为害夏大豆;第五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为害秋季十字花科蔬菜,并在菜地枯叶中化蛹越冬。陕西关中,第一代为害豌豆严重,山东以第三代为害大豆严重。成虫傍晚活动,对黑光灯趋性强,白天静止隐蔽在植株间,受惊后作短距离飞翔。成虫多趋向茂密的豆田产卵,卵散产在豆株上中部叶背,卵期3~6天。初孵幼虫吐丝下垂,转移为害,在叶背啮食叶肉,受害叶呈纱网状;3龄后主害上部嫩叶,造成孔洞;4~5龄进入暴食期。幼虫有避光性,在白天强光下活动较弱,早晨或傍晚为害最盛,阴天整日为害。幼虫老熟后在叶背结茧化蛹,蛹期7~11天。早播和长势好的豆田,在一定虫源的基础上,若7月中旬温雨系数大于3.5时常大发生,但在卵期和初孵幼虫期下暴雨,对其发生不利。在1~2龄幼虫盛发期喷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制剂或喷施杀螟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甲萘威等均可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多胚跳小蜂、小腹茧蜂、白僵菌及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银纹夜蛾three-spotted phytometra

Argyrogram-ma agnata Standinger,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有花生、大豆、十字花科蔬菜。成虫翅展32~36 mm,前翅深褐色,中央有一银白色近三角形斑纹和一镶以银边的马蹄形褐斑,两斑近而不连。末龄幼虫体长25~32 mm;淡黄绿色,体前部较细,体有白色纵线,腹足3对,行似尺蠖。河北一年1~2代,山东5代,均以蛹在枯叶内越冬。成虫趋光性强,卵散产于叶背;幼虫5~6龄,食叶为害,老熟后在叶背结茧化蛹。宜在幼虫3龄前喷药防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