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铁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铁剑 铁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二枚。
☚ 钿剑 秦王水剑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鐵劍 鐵劍 tiějiàn 亦稱“鋼鐵劍”。鋼鐵鍛造。較銅劍加長,通爲七十至一百厘米,最長達一·四米。體修而窄,鋒刃銳利。戰國晚期,已大量使用;西漢時,刃部淬火,硬度更高,鋒芒更利,富有韌性而不易折斷,爲軍中主要短柄格鬥兵器。東漢採用反復折疊鍛打之百煉鋼技術,使鋼劍組織緻密,成份均匀,質地精良。東漢末,隨鋼鐵刀之使用日盛而漸少。 铁剑亦称“钢铁剑”。钢铁锻造。较铜剑加长,通为70~100厘米,最长达1.4米。体修而窄,锋刃锐利。战国晚期, 已大量使用;西汉时,刃部淬火,硬度更高,锋芒更利,富有韧性而不易折断,为军中主要短柄格门兵器。东汉采用反复折叠锻打之百炼钢技术,使钢剑组织致密,成份均匀,质地精良。东汉末,随钢铁刀之使用日盛而渐少。 铁剑 铁剑瑶族巫师所用之法器。长一尺三寸,宽一寸五分。不太锋利,但能杀鸡。做法事时用以驱魂赶鬼。 ☚ 鬼家书 请王 ☛ 铁剑铁制兵器。楚地发现的铁剑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剑身狭长,前锋尖锐,圆茎或扁茎。多另配青铜剑格和剑首。个别铁剑配有玉茎、玉首。春秋晚期的铁剑长度在40厘米以内,战国时期的铁剑则在50厘米以上,最长的达120厘米。 铁剑1982年出土于秦始皇陵西官遗址。铁剑已残。残长30.8厘米,中脊突起,一端宽2.8厘米、另端宽2.6厘米。铁剑出现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得到较大发展,西汉以后,铁剑始取代青铜剑,成为主要的短兵器。秦代冶铁业比较发达,农业、手工业生产主要使用铁器,但由于工艺技术方面的原因等,铁兵器生产量较少,迄今为止铁兵器出土极少、种类也只有铁矛、铁戟、铁刀、铁锥、铁匕首、铁镞、铁铤铜镞等共24件,和已出土的铜兵器相比,确实是微不足道,和现代考古发现的战国时期其他六国的兵器状况相同,说明铁兵器取代青铜兵器当是汉代以后之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