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建吴越
钱镠字子美,杭州临安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六年 (852),为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开国之君。钱镠出身农家,早年因生活无有依靠,以贩盐为业。唐乾符二年 (875),浙西镇遏使王郢起兵反唐,钱镠的同乡董昌以保乡安民为名,组织地方武装,钱镠弃商从军至其麾下。因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屡迁至镇海军右职,又在平叛刘汉宏战斗中战功卓著,被唐朝加封为杭越管内都指挥使、上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拥有以杭州为中心的浙西大片地区。乾宁二年 (895),董昌在越州 (绍兴)称帝,国号大越罗平。钱镠一面急奏朝廷,一面积极备战,在得到唐朝的诏讨令后,大举进攻董昌,并在次年攻占越州,消灭了董昌,并趁胜势收复姑苏等地。两浙、苏南十三州,都成为他的辖地,任免官吏、征收赋税、讨伐异己,皆由自己决定,从而形成了一个实际独立的国家。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钱镠对外采取远交近和的策略,避免同其他国家交战,对内则招揽人才,善于纳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鼓励商业贸易,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在其统治的36年里,物阜民安,一片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