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钱大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钱大昕1728—1804清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幼聪慧,善读书。乾隆十年(1745年)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历任右春坊右赞善、浙江乡试副考官、山东乡试正考官、湖南乡试正考官、侍讲学士、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后不复仕,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其学识渊博,于音韵训诂方面创见尤多。在音韵学上,首先注意古声母的研究,证明古代无轻唇、重唇和舌头、舌上的分别。在史学上,长于校勘考订,并有志于重修元史。著作甚丰,有《潜揅堂文集·诗集》、《潜揅堂金石文跋尾》、《十驾斋养新录》、《恒言录》、《竹汀日记钞》、《廿二史考异》、《元史艺文志》、《元史氏族表》、《诸史拾遗》等。 钱大昕(1728—1804)清嘉定(今属上海)人,祖籍常熟双凤(今属太仓)。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潜揅老人等。王鸣盛妹夫,沈德潜、王峻、惠栋弟子。乾隆十六年(1751 年)帝南巡献赋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升右赞善。二十四年典试山东,次年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二十七年典试湖南,次年进侍讲学士。三十七年补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迁少詹事。三十九年典试河南,任广东学政。次年丁父忧归。历主江宁钟山、太仓娄东书院,五十四年任苏州紫阳书院院长,卒于任。善竹刻,工诗词文赋,被誉为“吴中七子”之冠。湛深经学,史学尤精元史,嗜金石文字,兼及舆地、典制、天文、历算、音韵等学。治学宗汉儒,精训诂考据,集惠栋、戴震两家之学之大成,为学者推尊第一。曾与修《热河志》《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天球图》等。所著《廿二史考异》与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合称三大史学名著,《十驾斋养新录》堪与顾炎武《日知录》比美。所著辑为《潜揅堂丛书》等,今有《嘉定钱大昕先生全集》。 钱大昕/名箴/文箴/座右铭/欹器铭/竹镇纸铭/书局砚铭/圆砚铭/棋盘铭/镜铭 ☚ 座右铭 钱大昕 ☛ 钱大昕 钱大昕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号辛楣,一号竹汀,晚号潜揅老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154)进士,授编修,历充乡会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丁忧归,不复出。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治学涉猎颇广,于音韵训诂尤多创见。有《十驾斋养新录》、《潜揅堂文集》等。 ☚ 钱大昕 名箴 ☛ 钱大昕 清考据家。字晓徵,又字辛楣,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 (今属上海)人。二十三岁中进士,累充山东、湖南、浙江、河南等省乡试的主考官,官至广东学政。但钱大昕传世的名声却来自其学术上的建树,他是乾嘉时代第一流的学者,当时所有的学问,如经学、史学、文学、天文、地理、历算、音韵、训诂、金石等,几乎无所不窥,无不精通,只对佛道二教的经典不感兴趣。曾参与撰修 《续文献通考》、《大清一统志》等大型史书。个人著述甚多,以 《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 最为知名,直到今天仍被学界推重。《廿二史考异》 与王鸣盛的 《十七史商榷》、赵翼的 《廿二史劄记》 并称清代考史的三大名著,但考据得更精细,最能体现乾嘉学派一丝不苟的实证精神。如监本 《宋史·地理志》: “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八。” 他考证出 “八”应作 “六”。他广泛引用各种史籍、方志、碑传、笔记等,又以纪传表志互校,加上他淹博的学识,校订出了很多传写和刊刻上的讹误,驳正了不少注释者的舛错,甚至连各史家的疏漏,都被他一一指出。又如 《十驾斋养新录》卷九 “《本纪》 失书廷试进士两科”条,指出 《元史·顺帝纪》漏书两次科举考试,卷十 “总督巡抚” 条指出 “总督”、“巡抚”二字最早见于南北朝,其定为官名,则自明代始。这种考据功夫,也许有人视为 “雕虫小技”,但却是史家的看家本领。 钱大昕1728—1804年清代学者。 字晓徵, 又字及之, 号辛楣, 又号竹汀居士。 江苏嘉定 (今属上海) 人。 乾隆进士, 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授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告归, 主讲于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 钱氏博闻多识, 治学谨严, 尤长于音韵训诂。 在古代音韵学家中首先研究古音声类。 所撰《古无轻唇音》《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为世所公认。著作有 《恒言录》《经典文字考异》《声类》《十驾斋养新录》《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等。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年)清学者。字晓徵,号辛楣,一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治学方面广泛。经史、文字、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职、地理、金石以及中西历算之法,无所不晓。在音韵训诂方面创见尤多。他在音韵方面没有专著,多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和《潜研堂文集》卷十五中。他是研究古音的人中第一个注意古声母问题的人。发现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古影、喻、晓、匣双声。又撰《廿二史考异》,考订诸史文字、典章、史实。此外有《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恒言录》等。 ☚ 戴震 段玉裁 ☛ 钱大昕公元1728——1804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间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后以父优归。归家后,历主锺山、娄东、紫阳书院。初善辞章,后转研经史,于文字、音韵、训诂、天文、算术、地理、氏族、金石以及古人爵里、事迹、年齿无不通晓。时人推为通儒。钱氏前之古音学家多重古韵,于古声纽无一发明,钱氏则多有创获,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即“舌尖类隔不可信”)等为世人所公认的论断。主要著作有《十驾斋养新录》、《音韵问答》、《恒言录》、《经典文字考异》、《唐石经考异》、《金石文字跋尾》、《金石文字目录》、《天一阁碑目》、《风俗通义逸文》、《潜研堂文集》等,均传于世。另参与编修《音韵阐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大清一统志》等书。《恒言录》分六卷十九类,博采常言俗语800余条,广泛征引古籍,逐一考证其源流,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钱大昕 153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清代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他是一位“于儒者应有之艺无弗习、无弗精”(段玉裁语)的学者,尤以史学为最。他18岁时就有志于史学,曾参加编写《热河志》、《续文献通考》、《一统志》、《续通志》等书。他把历年史学论著整理编成贯通全史的宏篇巨制《廿二史考异》100卷。手校《金史考异》。他一生著述甚丰,除《廿二史考异》外,尚有《十驾斋养新录》和 《潜研堂文集》 ☚ 赵翼 章学诚 ☛ 钱大昕 161 钱大昕1728—1804清代音韵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字及之,又字晓征,号梓楣。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后,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造就数千门生。治学精研经史,因文见道,于天文、算术、地理、金石、文字、音韵、训诂等无不通晓。在语言文字方面,一反古音学研究多重古韵的局面,于古声纽多有创获。所著《十驾斋养心录》中《古无轻唇音》一文详论“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舌音类隔不可信》一文证明了“古无舌头、舌上之分”。两文一出,古无轻唇音与古无舌上音之说即成定论。又著《音韵问答》,于古音学颇多阐发。综上,均为后人从事古声纽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恒言录》6卷,博采常言俗语800余条,广征博引,逐条考其源流,为研究汉语词汇的宝贵资料。著作尚有《二十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经典文字考异》、《金石文字跋尾》并续等。 ☚ 江永 桂馥 ☛ 钱大昕1728—1804清学者,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历官少詹事、广东学政。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精于文字、官制、典章、氏族、舆地、天文、历算、金石之学。于音韵,训诂之学尤多创见。考史之功,最享时誉。著有《廿二史考异》、《潜揅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等著作多种。参见“语言文字”中的“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又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少詹事,为清吴派经学家、史学家和小学家,著述甚富,多有发明。尤精通音韵训诂,在古声母研究上有首倡之功,证明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主要著作有《廿二史考异》、《十驾斋养新录》、《潜揅堂金石文跋尾》、《通鉴注辨正》、《经典文字考异》、《恒言录》、《唐石经考异》等。参见“历史”中的“钱大昕”。 潜研堂文集/潜研堂文录 ☚ 瓯北集 潜研堂文集 ☛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学识渊博,为清代著名学者,于音韵训诂、金石历史诸方面均有较高成就。他的散文风格严谨,文辞精炼,而一些讽喻小品则活泼生动,文采斐然,如《镜喻》、《弈喻》等。见于《潜研堂文集》中。又著有《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恒言录》等。 ☚ 汪缙 王昶 ☛ 不喜佛典 ☚ 难得吾骂 不喜佛典 ☛ 钱大昕1728—1804清著名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 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历充乡会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官至少詹事。他治学极广,精于史学、经学兼通历算、金石诸学,尤长于校勘。诗词也有名于时,被推为“吴中七子”之一。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曾从惠栋、沈彤游,于音韵训诂颇有贡献,其说多散见于《潜揅堂文集》和《十驾斋养新录》中。在史学上,长于校勘考订,撰有《二十二史考异》,考订诸史文字、典章、史实。立志重修元史,补《艺文志》、《氏族表》,撰成《元诗纪事》。著有《潜揅堂金石文跋尾》、《恒言录》等三十多种。 钱大昕1728—1804清朝学者。字晓征,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历任侍读、侍讲学士、少詹事、广东学政等。四十八岁辞官归里,集心思精力于著述讲学,曾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他在学术思想上有鲜明的反宋明理学倾向,强调学要经世致用,主张西学为我所用。他先以诗辞名,既乃攻研经、史。在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地理、氏族、金石等方面,很有成就。对典章制度昔人不能明断者,皆有确见。所著《二十二史考异》,为史界推崇。又拟重修元史,补艺文志、氏族志,以所得资料成《元诗纪事》。又有《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等。(参考图62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