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鉤絡帶 > 鉤落帶 鉤落帶 gōuluòdài 腰带 腰带裤带 鸾带 褡包 恭带 裹腰 系腰 束腰 束带 腰带和佩巾:鞶帨 美女的腰带:赵带 束腰,古代武将装饰:鞬腰 皮做的束腰带:革带 皮带 挺带(~皂靴) 古代男子束衣的革制腰带:鞶 古代官员束在腰间的皮带:腰带 古代官服的皮制大带:鞶带 用铜镜做装饰的革带:鞶鉴 古代腰带上的饰物:銙 束腰的大带:鞶厉 以锦缘饰的束腰大带:锦绅 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间,一头下垂的大带:绅 一种束腰带:钩鞶 钩落(钩落带) 钩络带 黄色的腰带:黄鞓 丝织的腰带:勒帛 皮制的腰带:鞓(鞓带) 皮带 皮制腰带的带身:鞓 玉饰的腰带:玉带 皓带 古代丧服所用的麻带:绖(绖带) 旧时丧服上系于腰间的麻带或草带:腰绖 (围扣腰部的饰带:腰带) ☚ 带子 丝带 ☛ 钩落带gōuluòdài也作“钩络带”“郭洛带”“廓落带”。省称“络带”“落带”。一种束腰带。带 通常以金玉宝石为之,有方、圆、长方、椭圆等形状,表面雕凿或模压出各式图纹,部分装有铰具式扣针,以便将革带两端钩连固结。有时还附有一种金属饰牌,上铸镂空纹样,常见的有动物纹和几何纹。有校具者,亦称“校带”。战国以前多用于西域少数民族,秦汉时传入中原,为汉族采用,多用于武士。大多和胡服配用。《史记·匈奴传》:“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黄金饰具带一、黄金胥纰一。”唐司马贞索隐引张晏:“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鱼豢《典略》:“文帝尝赐桢廓落带,其后师死,欲借取以为像。”又《吴志·诸葛恪传》:“童谣曰:‘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同。’……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北堂书钞》卷一二八:“钩落者,革带也,世谓之钩落带。”《太平御览》卷六九六:“陆逊破曹休于石亭,上脱御金校带以赐逊,又亲以带带之,为钩络带。”《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三四三:“大秦国皆著钩络带;扶南人悉著络带。”《宋书·礼志五》:“近代车驾亲戎中外戒严之服,无定色,冠黑帽,缀紫褾……腰有络带,以带鞶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