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钩端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以血清学方法检查被检血清中有无钩端螺旋体抗原或抗体的试验,是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常用方法。钩端螺旋体已发现有18个血清群,124个血清型。近年来已查明我国至少有16个群,49个血清型,常见的有秋季热型、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澳洲甲型及乙型、波蒙那型、396型、巴达维亚型、犬型、爪哇型、七日热型等,蛮耗群是我国发现的新菌群。其血清学检查方法如下。
凝集溶解试验: 应用已知型别的钩端螺旋体作为抗原,遇到具有相应抗体的患者血清即发生凝集。抗体浓度高时可使钩端螺旋体溶解,故称凝集溶解试验。方法是取灭活血清,作倍比稀释,加等量的已培养5~7天的标准菌株混匀,置28~30℃两小时后,以暗视野光镜观察结果。如血清中含有相应抗体,则可见到凝块或螺旋体较对照显著减少。如菌体残缺不全则表示溶解。凝集抗体一般在发病一周后出现,15~20日达高峰。血清效价达1∶400以上者,有诊断价值。若于发病早期及恢复期两次血清检查,后一次抗体效价高于前一次的4倍时,可确诊为本病。本法是用活钩端螺旋体做试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感染。
补体结合试验: 取灭活血清,倍比稀释加入等量抗原及2个单位的补体,结合后,再加入指示系统,置37℃水浴半小时,观察结果,1∶20以上为阳性,有初步诊断价值。同样,后一次抗体效价高于前一次抗体4倍者,可确诊为本病。本试验特异性高,与其它疾病很少发生交叉反应,而且很安全。
胶乳凝集及胶乳凝集抑制试验: 早期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中含有较多螺旋体抗原,加入含相应抗体的免疫血清后,则抗体全与抗原结合,再加入吸附在胶乳颗粒上的抗原,不出现凝集,称胶乳凝集抑制试验阳性。晚期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中抗原消失,抗体上升,加免疫血清后,免疫血清中的抗体不被消耗,再加吸附在胶乳颗粒上的抗原,则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凝集,称胶乳凝集抑制试验阴性。正常人因血清中无抗原,也呈阴性。胶乳凝集试验的步骤与抑制试验同,只是不加免疫血清。原理是早期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清中抗原较多而抗体很少,加吸附在胶乳颗粒上的抗原后不发生凝集,称胶乳凝集试验阴性,正常人亦为阴性。晚期患者血清中抗体增多,加吸附在胶乳颗粒上的抗原后发生凝集,称胶乳凝集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