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钩端螺旋体菌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钩端螺旋体菌苗leptospira vaccine

与流行地区钩端螺旋体血清型对应的菌株制备的一种预防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菌苗。有灭活菌苗、弱毒菌苗、单价菌苗、多价菌苗、普通菌苗和浓缩菌苗等多种苗型。将不同的血清型菌种于含有动物血清的适宜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加入0.3%苯酚或0.3%~0.5%甲醛杀菌,制成单价菌苗。按需要将不同型的灭活菌液按比例混合制成多价灭活菌苗。将灭活菌液经高速离心、洗涤后,菌体沉淀物用含0.3%苯酚的磷酸缓冲盐水稀释成每毫升含2亿个菌制成浓缩菌苗。弱毒菌苗仍处试验阶段。使用时,普通灭活菌苗马、牛、鹿第1次皮下注射3 ml,间隔7~10天,第2次注射5ml;浓缩苗两次均注射3 ml;猪、羊注射普通苗分别为1 ml与2ml,浓缩苗均为1ml。免疫期为1年。

钩端螺旋体菌苗leptospira vaccine

系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一种生物制品。本品是用石炭酸杀死的钩端螺旋体制成的。分单价和多价两种。使用的菌苗菌型如与当地流行的菌型一致,则可减少发病率3倍左右。如菌型不对则效果不好。本菌苗保存于25℃以下暗处,有效期1年。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的健康人员。接种部位与剂量应按规定进行。接种后免疫力可保持1年。

钩端螺旋体菌苗

钩端螺旋体菌苗

钩端螺旋体菌苗 (leptospiral vaccine)可分普通菌苗和浓缩菌苗。普通菌苗是由钩端螺旋体培养物经杀菌处理制成; 浓缩菌苗是以其杀死的菌体经离心浓缩洗涤制成的浓缩菌液。用于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菌苗自五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目前普通菌苗已逐步为浓缩菌苗所取代,这是因为,浓缩菌苗效果好,反应小。
我国钩端螺旋体菌苗的生产始于1959年。开始采用了含兔血清(成品中含量为0.3%)的培养基,致使被接种的人群中出现局部血管神经水肿,因而停止生产使用。
1964年,我国首先试制成功胎盘浸液培养基,用于普通菌苗的生产。无过敏原性,经多年使用证明效果良好、反应轻微,未发现由于菌苗本身所致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其它过敏反应。
六十年代末,我国开展了无蛋白综合培养基的研究,从1975年起已完全取代胎盘浸液培养基用于菌苗的生产。综合培养基制备方法简便,适合于大罐深层培养;成分明确,不含蛋白,无过敏原性;除少数例外,生产菌株都可生长很好;此外,尚有材料来源充足,成本低的优点。
我国以普通菌苗为主。单价菌苗或为黄疸出血型,或为波蒙那型; 菌液浓度每毫升约含1亿条菌体。三价菌苗的浓度不变,由三个菌型等量混合,其菌型组成随地区而异。我国浓缩菌苗的含菌数,按每个菌型计算,每毫升约含1~2亿条,例如七价菌苗,至少含7亿条菌体。
菌苗效果 根据我国近20年来的使用经验证实,实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有力措施之一。普通菌苗或浓缩菌苗都可以收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两者所含菌型如与当地流行型别一致,发病率分别降低3倍及43倍;反之,如果用于制造的菌型与当地流行型别不相符合,则难于获得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制造菌苗所用菌株必须取得流行病学的密切配合,方可达到预防本病目的。全程足量注射对降低发病率才有一定效果。
接种对象 在重流行区和一般流行区选择对象施行预防接种。在重流行区除老弱病幼残及孕妇外,应普遍注射。一般流行区注射对象主要是下水田或在潮湿地区工作的人群或其他易于遭受感染者。在接近疫区的大中城市居民,除下水道、肉制品厂和屠宰场工人可根据情况施行注射外,其他人员不需注射。
接种季节在农村应在清明节前后完成,而城市不限季节。
注射途径和剂量 两种菌苗均皮下注射,间隔7~10日。普通菌苗第一针1ml,第二针2ml;浓缩菌苗第一针0.5ml,第二针1ml。7~13岁儿童用量减半,13岁以上同成人。重流行区,每年施行预防接种,方法同上。

☚ 霍乱菌苗   流脑多糖菌苗 ☛
0000574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