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向 【生卒】:前77—前6 【介绍】: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歆父。 12岁时以父德任辇郎。20岁任谏议大夫。喜经学,专治《春秋毅梁传》。宣帝效武帝招选天下名儒俊材,刘向以通达能属文,与当时名士王褒、张子侨等进见对诏,献赋颂数十篇,又于石渠阁讲论五经,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骄谏大夫给事中。元帝即位后,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曾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并弹劾外戚宦官专权误国,两次入狱,免官十余年。 成帝即位,复得进用,更名向,升迁光禄大夫,官终中垒校尉。 曾校书天禄阁,整理宫廷藏书,为每部书写叙录一篇,后其子刘歆将叙录汇抄成书,名为《别录》。该书为我国目录学开山之作,已佚,有清人辑本。校书中,刘向将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间符瑞灾异之记“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写成《洪范五行传论》,凡11篇。 成为中国古代一部宣扬阴阳灾异说和天人感应论的百科全书。他把国家政治上的错误分成许多类,把各种灾异也分成若干类,然后把这两类本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系起来,作为因果报应的内在关系。 如果自然界出现了某类灾异,就要从某类政治错误中找原因,所谓“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自然界出现地震灾异,他认为是因为“在位执政太盛”的结果;自然界出现“天阴雨雪”灾异,是因为某个坏人病后复出所致。 并断言只有在政治上采取某些措施,才能避免出现自然界的某些灾异。如任用贤人,清除坏人,只有这样,“太平之门开,灾异之原塞矣”;“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诸侯和于下,天应报于上”。 (《汉书·刘向传》)他认为西周厉王、幽王时,朝廷不和,民众积怨,“当是之时,日月薄蚀而无光”。(同上)他把从春秋以来出现的灾异与当时政治上的失误相对照,进而把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看作是古今一贯的通则。 他说:“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同上)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弊端,刘向打著阴阳灾异说和天人感应论的旗号,提出了一些政治上的改革措施。如针对当时“同姓疏远,母党专政,禄去公室,权在外家”的状况,他提出“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主张“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波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黜远外戚,毋授以政”。 (同上)针对当时帝王大造陵墓、厚葬久丧、花费铺张的严重弊端,提出了“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的主张,在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又撰《说苑》、《新序》、《列女传》等书,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传说,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 所著《五经通义》,已佚,清人辑存仅1卷。刘向是汉著名辞赋家,所作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请雨华山赋》等。 明人辑有《刘中垒集》。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 《汉书》卷36有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