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针灸聚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又名《针灸聚英发挥》,是针灸学著作。明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明《天 一阁书目》、《医藏书目》较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刻本和日本复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出版。
 高武(16世纪),字梅孤,浙江鄞县人。明代针灸学家。据《鄞县志》载,高氏好读书,通天文、律昌、兵法、骑射。嘉靖(1522-1560)时中武举。曾北上历览关隘险要。晚年专精于医,尤长于针灸,治人立起。曾慨当时针灸多误,手铸铜人 三座,男、女、童子各 一,以试穴位,并推之人身,所验不爽毫厘,惜未传世。为确定针灸穴位,探索其渊源和要旨,高氏参考历代各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针灸聚英》。另撰有《针灸节要》、《痘疹正宗》、《发挥》、《直指》、《射学指南》、《律吕辨》等书。
 本书4卷。卷1 为仰人伏人尺寸、十二 经穴、奇经八脉穴、络穴、原穴、募穴、俞穴、八会穴、五输穴等;卷2为特定穴(骑竹马穴、四花等)、子午流注、东垣针法、治例伤寒、治例杂病、玉机微义等;卷3为补泻、刺法、灸法等; 卷4集辑了十四经穴歌,流注指微赋、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63个歌赋。
 该书在学术上的特点,一是汇聚了明代以前针灸文献之精华。作者认为,后世针灸诸书,与《内经》、《难经》异多同少,因取其同而论其异。卷首“集用书目”,简明介绍了明以前主要针灸学著作。书中搜采了《铜人》、《明堂》、《子午》及窦氏《流注》等的内容。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了解《内经》以下历代针灸演变的情况,而且对掌握各家不同的针灸治疗特点和经验也很有帮助。特别是书中所载的各家针灸歌赋,有不少内容是原书已佚,赖此书得以保存流传于后世。二是作者在撮录前人著述的同时,提出了不少新的学术见解。如高氏十分重视针法和补泻,尤其推崇金元时期兴盛的子午流注针法。但他对诸病皆针某日某时开穴的机械作法提出批评。认为应考察具体病情需要来开穴治疗。此外书中认为“虚里”不行针剌补泻,这是因为中焦之气可以影响宗气。针剌他经并施补泻,就是施补泻于“虚里”了。从而提出了“取三里以下其气而宗气之盈者消;调 三里以补其气而宗气之耗者滋”的学术观点。作者在书中以按语的形式提出了不少类似的独特见解。
 本书内容丰富,议论精辟,是明代的 一部重要的针灸学著作,在学术界有 一定影响。该书对研究明以前针灸文献和针灸临床均有参考价值。

针灸聚英

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针灸著作。明高武撰。四卷。武字梅孤,鄞县(今属浙江)人。学识广博,通天文、乐律、兵法。嘉靖武举,晚年研究医学,精于针灸。撰有《针灸节要》等。是书约十五万八千字。卷一论脏腑、经络、穴。卷二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三为补泻、刺法、灸法等。卷四为各种针灸歌赋。本书汇集十六世纪初以前十余种针灸文献中的理论,间存个人学术见解,对其中的某些迷信观点有所批判,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有嘉靖八年(1529) 刻本,一九六一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针灸聚英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1论脏腑、经络、腧穴;卷2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3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4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批判了针灸禁忌方面的某些迷信说法。建国后有排印本。

针灸聚英

又名《针灸聚英发挥》。明·高武(梅孤)撰,刊于1529年,4卷。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学说和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针灸歌赋等内容,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见解和破除迷信的思想。基本内容有四: 一为《经络空穴类聚》;二为《各病取穴治法》; 三为《诸论针灸法》; 四为《各种歌括》。凡诸书与《素问》、《难经》异同者,取其同而论其异,故名聚英。今有排印本存世。

针灸聚英

四卷。明高武(详见《针灸节要》)撰。高氏为确定经络穴位,探索针灸渊源和要旨,参考《内经》、《难经》、《铜人》、《明堂灸法》以及明以前针灸文献十余种,编成此书。凡各书与《内经》、《难经》相同异者,则取其同而论其异,书中对脏腑、经络、穴位、主治、各家取穴法、针灸注意事宜,均有所论述,更附诸家针灸歌赋八十余首,其中不少为已佚的歌赋。此书约十五万八千字。卷一为“经络穴位类聚”,论脏腑、经络、腧穴;卷二为“各病取穴治法”,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三为“诸论针灸法”,即补泻、刺法、灸法等;卷四为“各种歌赋”。本书汇集了十六世纪初以前十余种针灸文献中的理论,间存个人学术见解,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对后世影响颇大。明代名家杨继洲《针灸大成》中有十九处引该书内容。以后此书流传到国外,又为日本学者所重视。有嘉靖八年(1529)刻本,196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针灸聚英zhēnjiǔjùyīng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 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 年。本书汇集明代以前的各家针灸学说和有关的中医基本理论、针灸歌赋等内容,也提出作者的一些学术见解, 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某些迷信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系针灸学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嘉靖8年)。作者以“诸书于《素问》、《难经》多异少同。今取其同,议其异,故以《聚英》名”卷首“集用书目”,简介明以前主要针灸学著作;卷1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手足阴阳流注,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属经穴的循行及主病,并附有经脉经穴图;卷2为骑竹马法、四花穴、灸痨穴、窦氏八穴、子午流注等各家取穴方法;卷3为煮针、火针、温针、折针艾炷、灸疮、禁忌等针灸法;卷4为多种经穴的要穴歌、经脉歌、针灸临床主治经穴的歌赋、针灸补泻手法歌及针灸禁忌歌等,末有用问答体裁的针灸治疗若干问题。本书集录了明以前针灸学的主要成就,作者又多用按语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书中收集的针灸歌诀较多,尤便于初学习者,现有明刻本及日本复刻本,后者扩为八卷,但内容未变,建国后有排印本。

☚ 针灸大全   针灸问对 ☛
000137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