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鐸鐸(铎)Duó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其引 《路史》 云: “齐太公之后。”齐太公,史指田和,则知此当系出田氏 (妫姓)。
❷又云:“以官为氏。” 铎,古代统治者传令时所用的大铃,司铎者或以为氏。
❸又云: “或以地为氏”,古有铎州,唐置,为羁縻州,今四川茂县一带,居此者或以地名为姓。
❹又据 《唐书》 注云: “姚州夷亦有铎姓。”姚州,唐置,故城在今云南姚安县北。
❺又,《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系铎遏氏所改。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铎遏寇之后。”
郑樵注引 《姓苑》 云: “今绛州有铎氏。” 又,汉有楚太傅铎椒; 唐有铎罗望。

鐸duó

古樂器,形如大鈴,宣教政令時,用以警眾者。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

为“铎”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𪞟
ㄉㄨㄛˊduó4878用物体的尖端戳。晋语。陕西绥德〖〗。我~了他两指头儿‖~你一棍子!引申为用唇舌伤人。江淮官话。《西游记》第九四回:「你还把热舌头~我!快早夹着,你休开那臭口!」使竖立。晋语。陕西绥德〖〗。把竿子靠门~下。拣;摘。粤语。广东阳江〖〗。~韭菜拣韭菜‖~豆摘花生。啄。粤语。广东阳江〖〗。呆;傻。吴语。江苏太仓:~头~脑。1919年《太仓州志》:「呆曰~。」棍状物末端特别大的地方。粤语。广东阳江〖〗。

大鈴也。《周禮·地官·鼓人》: “以金鐸通鼓。” 鄭玄注: “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司馬職曰: 司馬振鐸。”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板鐸鐃缶 > 鐸
鐸  duó

打擊樂器。銅製,形如銅鈴,體短有柄,體内有舌,執柄摇動發聲。宣教政令時擊之以警衆。舌有木、銅之别,木舌者稱木鐸,用於文事,銅舌者稱金鐸,用於武事。《說文·金部》:“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兩司馬執鐸。”《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鄭玄注:“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賈公彦疏:“此是金鈴金舌,故曰金鐸,在軍所振;對金鈴木舌者爲木鐸,施令時所振。”今見寳物有“外卒鐸”,爲春秋時期青銅樂器,通柄高十一厘米。以橢環爲舌。鼓上飾虎紋。鉦部有銘文四字“□外卒鐸”,爲鑄款;欒上有銘文三字:“重金□”,爲鑿款。

《周禮文物大全圖》

鐸duo

E849
“铎”的繁体。

鐸duó

D170
“铎”的繁体。

鐸()


曾侯乙鐘(中三9),殷周金文集成329,戰國早期
無鐸之(徵)。
按: 右側構件象雙手持物擊打器物之形。

曾侯乙鐘(中三7),殷周金文集成327,戰國早期
爲無鐸(徵)角。

曾侯乙鐘(中三5),殷周金文集成325,戰國早期
無鐸之(徵)。

曾侯乙鐘(下一2),殷周金文集成287,戰國早期
無鐸之宫曾。
按: 右側構件省作單手。

中山王鼎, 殷周金文集成2840,戰國晚期
(奮)桴䢅(振)鐸。
按: 省手形。

□外卒鐸,殷周金文集成420,戰國
□外卒鐸。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3背,戰國至秦
男女未入宫者擊鼓奮鐸喿(譟)之,則不來矣。

漢印文字徵
鐸廣印。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封弟叔振鐸于曹國,因氏焉。
按: 構件“睪”下訛作“羊”。

元繼墓誌,北魏
酸鐸悲歌,送歸原隰。
《説文》: “鐸,大鈴也。軍法: 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从金睪聲。”
“鐸”爲一種古代樂器,形體似鈴。“鐸”字金文中構件“睪”會雙手持物擊打樂器之意。隸變後形體粘連,筆畫多省併,至楷書定型爲 “睪”。

☚ 鐃   鐘 ☛
000045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