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鹿纹银鸡冠壶
辽代制品,1979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洞后村一窖藏中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壶高26厘米,底长21厘米,宽16厘米,底部为一块矩形薄铜片,四面与薄银片镶合,做成壶形。壶颈高耸,壶口小而设盖,盖原有链与壶颈的小环相连,使内贮的液体难以泼撒; 壶身上窄下宽,平底,安稳性强,放置时不易倾仄;上方开 一孔洞,以穿绳系带,又便于远途携行; 设计的实用性非常突出。图案錾刻鎏金,以壶腹的卧鹿为主题,角隅、壶侧和颈部为卷草等,大多以鱼子纹为地,纹样和制作技法与唐代酷似。将富于民族特色的造型与继承前代传统的装饰完美结合,难能而可贵。银器中的鹿纹在中亚、西亚、唐代中国已屡见不鲜,而它在辽代的出现可能还与契丹统治集团的秋猎有关,射鹿是其秋猎的重要内容。

鎏金鹿纹银鸡冠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