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鍰“锾”的繁体字。 上一条: 锾 下一条: 𤩽 鍰六兩大半兩。《尚書古文·吕刑》:“其罰百鍰。” 鄭玄注: “鍰,稱輕重之名。今代東萊稱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鍰,鍰重六兩大半兩,鍰鋝似同也。” (《通德堂經解》) 《尚書·吕刑》: “其罰百鍰。”鄭玄注: “鍰,稱輕重之名,今代東萊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鍰,鍰重六兩大半兩。”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統稱異名 > 鍰 鍰 huán “錢”之别稱。唐·柳宗元《醻韶州裴曾長使君》詩:“聖理高懸象,爰書降罰鍰。”《廣韻·平删》:“鍰,錢也。”《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便是自認罰鍰,也得有個數目。”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重量單位(附) > 鍰 鍰 huán 亦作“垸”、“環”,亦稱“鋝”、“率”。古代重量單位名,一說重十一又二十五分之十三銖,一說三鍰爲二十兩,一說重六兩。《說文·金部》:“鍰,鋝也。……《書》曰:‘罰百鍰。’”段玉裁注引戴震曰:“《考工記》作‘垸’,其假借字。”又:“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三鋝。”《書·吕刑》:“其罰百鍰。”孔傳:“六兩曰鍰。”《周禮·考工記·冶氏》:“[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又:“是故倨句外博,重三鋝。”漢·鄭玄注:“今東萊稱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大半兩,鍰、鋝似同矣,則三鋝爲一斤四兩。”《史記·周本紀》:“黥辟疑赦,其罰百率。”裴駰集解:“徐廣曰:‘率即鍰也。……’孔安國曰:‘六兩曰鍰。’” 鍰huanE644 鍰huánH09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