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銖銖(铢)Shū

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康熙字典》亦收,其引 《正字通》 云: “明弘治举人铢炫,德兴人。”
或音zhū,亦姓,姑兼收以备考。


銖銖(铢)Zhū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明代有铢炫,弘治举人。

“铢”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5495钝,不锋利。古南方方言。《淮南子・齐俗训》:「其兵戈~而无刃。」汉高诱注:「楚人谓刃顿为~。」愚笨的人。粤语。广东广州。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重量單位(附) > 銖
銖  zhū

重量單位名。兩之二十四分之一爲一銖,又有當一百黍、九十六黍、十黍或一百四十四粟等說法。《禮記·儒行》:“雖分國,如錙銖。”孔穎達疏:“十黍爲參,十參爲銖,二十四銖爲兩。”《漢書·律曆志上》:“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爲兩。”漢·劉向《說苑·辨物》:“十六黍爲一豆,六豆爲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荀子·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猒。”楊倞注:“十黍之重爲銖。”《淮南子·天文訓》:“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

銖zhu

E38F
“铢”的繁体。

銖zhū

Z206
“铢”的繁体。

〖銖〗 粵 zyu1〔豬〕普 zhū

❶ 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商鞅《商君書.定分》:「雖有千金,不能以用一〜。」
❷ 比喻很小,有成語「錙〜必較」。杜牧《阿房宮賦》:「奈何取之盡錙〜,用之如泥沙!」(錙【粵 zi1〔〕普 zī】銖:分別為一兩的四分一和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極為微小。)

銖铢, 篆zhū

[金(意符)+ 朱(聲符)→ 銖(《説文》:“銖,權十分黍之重也。從金朱聲。”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

銖()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438,西漢
采金者租之,人日十五分銖二。

宋伯望買田券(右側),東漢
更賦租銖不逋。

餘草等字殘碑,東漢
未學分銖之州里。
《説文》: “銖,權十分黍之重也。从金朱聲。”
“銖”字産生以前,或假“朱”爲之。戰國趙三孔布幣背面記重有“兩”、“十二朱”。“朱”讀爲“銖”,“十二銖”即半兩。
銀雀山竹簡 《孫子兵法·形》 : “勝兵如以洫(鎰)稱朱(銖),敗兵如以朱(銖)稱洫。”銖爲二十四分之一兩,鎰爲二十四兩,二者相差懸殊。

☚ 銓   鈞 ☛
000045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1: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