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製官印。種類繁多,形制各異。漢制,凡秩比二百石以上、二千石以下用之。唐代用銅印,宋因之,然諸王及中書門下、樞密、三司、節度、觀察使等皆塗金。明除京尹及順天、應天二府外,三品以下用之。清光禄寺、太僕寺、武備院、國子監與各道御史及顺天、應天外各府、州、縣等皆用銅印。《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黄綬。”《清史稿·輿服志三》:“詹事府銅印,直紐,方二寸七分,厚九分。”又:“各道監察御史、稽察内務府御史、稽察宗人府御史、巡鹽御史銅印,直紐有孔,方一寸五分,厚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