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审定jiàndìnɡ shěndìnɡ【同】 都可作动词;都有评价判定的意思。 【异】 “鉴定”侧重于用鉴别的方法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多用于事物的质量、真伪、优劣,以及人的品质等抽象事物;施动者常常是掌握某种鉴别方法的专门人才。除作动词外,还可作名词,表示对人的优缺点的鉴别和判定,例如:“用人单位仔细查看了他的毕业鉴定”;“审定”没有此用法。[例]经过~,这项新产品的质量是可信的。“审定”侧重于通过审察,决定是否可行;书面语;适用于具体事物,一般多用于计划、提案、著作等书面材料;施动者往往是上级机关或同行的权威人士。只作动词。[例]这项生产计划必须由上级主管部门来~。 鉴定jiàndìng❶辨别并认定 △ ~古钱币。 【同】评定 ❷鉴别和评定人的表现;对人作出的评语 △ 自我~|写~。‖ 【同】审定 鉴定jiàndìng❶ 〈动〉鉴别并评定:自我鉴定│毕业鉴定。 【提示】指人的优缺点。 ❷ 〈名〉鉴别评定人的优缺点的文字:原单位出具了一份鉴定。 ❸ 〈动〉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鉴定书画│专家鉴定。 【同义】鉴别。 【辨析】“鉴定”和“鉴别”:“鉴定”指判定后给出评价,“鉴别”指判定真假好坏。 鉴定jiàndìng【释义】 ❶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假、优劣等。 ❷对人的优缺点的鉴别和评定。
【色彩】 ❶❷中性。
【近义】 ❶评定︱评议︱鉴别︱鉴赏︱确定︱辨别︱区别︱识别︱分辨。 ❷评语。
【反义】 ❶混淆︱模糊。
【扩词】 ❶鉴定质量︱鉴定产品︱鉴定文物︱认真鉴定。 ❷写鉴定︱一个鉴定︱鉴定书。
【造句】 ❶一些专家正在~新产品的质量。 ❍ 通过仔细的~,才能知道这件出土文物的年代。 ❷这学期,我的~写得很好。︱请你看看这个~,写得怎么样?︱明天发给你们~书。 鉴定jiàndìnɡ鉴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或优劣;对人的优缺点的鉴别和评定。 例 这项技术成果已通过国家鉴定。/毕业鉴定已存入个人档案。 鉴定jiàn dìnɡэксперт за;оцéнка鉴定 鉴定鉴别,确定。陆游《跋中和院东坡帖》:“~精审,无一帖可疑者。”常用在表示对文物稿件等的辨别核定中。汪洵《与缪荃孙》:“率拟续辑搜书条例数则,请~,俾体例画一。” ☚ 纠谬 鉴裁 ☛ 鉴别 鉴别甄 铨 裁(品裁) 识别 标驳 鉴别和评定:鉴定 鉴别人才:相士 甄藻 衡量鉴别:铨别 赏识鉴别:赏鉴 赏监 判断鉴别:裁别 裁断鉴别:裁鉴 评量鉴别:铨藻 评选鉴别:铨镜 铨判 评定鉴别:品鉴 审察鉴别:甄察 分等鉴别:班别 仔细观察鉴别:谛料 析微察异 见识多,善于鉴别:巨眼 (辨别真假好坏:鉴别)
另见:辨别 甄别 真假 好坏 ☚ 识别 鉴定 ☛
鉴定 鉴定品藻 鉴定和欣赏:鉴赏 赏鉴 鉴定古代文物:鉴古 采纳鉴定:采定 考核鉴定能力、品质等:甄别 共同的鉴定:通鉴 (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鉴定)
另见:评定 评语 ☚ 鉴别 分析 ☛
各种用途的文字 各种用途的文字应试的文字:试艺 说明的文字:说明(说明书) 正文后附带的说明:附白 说明发起创办某件事的缘故的文字:缘起 介绍商品的说明书:仿单 写印在纸上供张贴宣传用的文字、图画:招贴 招帖 市招 评定人或物优缺点的文字:鉴定 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稗官野史 稗官野乘 稗家野史 稗篇野乘 野史稗官 撰述传记一类文字:志传 阐述经义的文字:传(经传) 解说经文的文字:讲语 为表示纪念或勉励而题写的文字:题辞 所题写的留作纪念或勉励的文字:题词 标识于器物或字画上的题记文字:标题 供人猜测猜谜的话或文字:谜面 谏诤议论的文字:谏议 训导告诫类的文辞:训诰 帝王的诰敕文辞:训词 官司刑狱所用的文字:隶书 审断案子的文辞:谳语 判案的文字:谳笔 向上司申报议刑的文字:谳文 罪案的判决词:谳词 祝贺的话或文字:献词(元旦~) 祈祷祝颂之词:祝辞 祝文 僧道的祈祷词:醮词 赞扬或祝贺的文辞:颂辞 赞颂的文词或言语:赞词 论赞的文词:赞语 供斋醮时诵读的文词:斋词 斋文 诉苦的文字:诉词 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箓图 图箓 图谶 论卦义的文字:爻辞 彖辞 卜辞 ☚ 文章内的文字 注解2 ☛ 鉴定jiàn dìng鉴别,评定。袁宏道《尺牍》:“朱鱼六尾,专人赍上,俟明公~~。” 鉴定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并作出鉴定结论的 一种诉讼行为。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凡是与刑事案件有关的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无罪的各种物品、文件、痕迹、人身、尸体等都可以进行鉴定。鉴定对于及时收集、核实证据,准确揭示物证、书证在诉讼中的证明作用,鉴别案内其他证据的真伪,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查获、确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具有重要作用。在刑事诉讼中,经常采用的鉴定主要有刑事技术鉴定、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精神病的医学鉴定、扣押物品的价格鉴定、文物鉴定、司法会计鉴定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鉴定应当遵守下列程序:(1)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指派或者聘请的鉴定人,必须具备鉴定人的资格,即具有解决本案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与本案或本案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能够保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鉴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了不能充当鉴定人的情况:本案的当事人或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2)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应当为鉴定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向鉴定人送交有关检材和对比样本等原始材料,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并且明确提出要求鉴定解决的问题,但是不得暗示或者强迫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结论。(3)鉴定人应当按照鉴定规则,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后,应当出具鉴定结论,并由鉴定人签名。如果是多名鉴定人对同一专门问题共同进行鉴定,可以互相讨论,提出共同的鉴定结论,但每一位鉴定人都应当签名;如果意见不一致,则可以分别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分别签名。鉴定只能涉及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无权对案件的法律问题作出评判。(4)对于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结论,除了鉴定人签名外,还应当加盖医院公章,以保证鉴定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合法性。对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作出的鉴定结论,经质证后,认为有疑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可以另行聘请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医院或者专门鉴定机构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不得指定其他机构鉴定。(5)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在法庭审理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重新鉴定。(6)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罚处罚的,则依法予以行政处分。
鉴定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根据鉴定所利用的专业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法医鉴定、精神病鉴定、毒物鉴定、痕迹鉴定、书法鉴定、会计鉴定、工程产品科技鉴定、其他物品鉴定、交通肇事鉴定等;根据鉴定的具体目的和次序的不同,可分为: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鉴定必须具备客观性、科学性、合法性,忠实于事实真象,忠实于法律,符合科学要求。 鉴定又称“司法鉴定”。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作的鉴别和判断。一般包括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司法理化鉴定、刑事技术鉴定、司法会计鉴定、交通事故鉴定等。鉴定人进行鉴定之后,应当出具鉴定结论。由司法机关审查决定是否作为证据使用。 鉴定鉴别、评定人的优缺点,物的优劣真伪和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公文用语。如:干部鉴定,产品鉴定,案件鉴定结论。 鉴定 鉴定侦察机关、检查机关、审判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并做出鉴定结论的一种诉讼行为。 ☚ 鉴证 鉴定人 ☛ 鉴定appraisal 鉴定❶appraisal ❷appraise;identify;determine 毕业~ graduation appraisal/~文物determine the authenticity of a cultural relic/~书appraisal certificate;written appraisal/~证据opinion evid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