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鉢鉢(钵)Bō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 《唐书》亦载,其注称: “唐有钵阐布。”未详其源。

“钵”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鉢、缽、盋ㄅㄛ4866轴上的齿轮。吴语。江苏苏州〖〗。袋(用于抽烟)。闽语。福建厦门〖〗。一~熏一袋烟‖嗍一~吸一袋烟。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炊食部 > 飯器 > 鉢
鉢  bō

亦稱“盂”。古代日常器皿,可盛食盛水。新石器時期廣泛使用,仰韶文化大河村遗址曾出土白衣彩陶鉢,形制與大汶口文化彩陶鉢相近,斂口耸肩,斜腹身,平底。河姆渡文化遺址中有早期之單把鉢及晚期之方口鉢,夾炭黑陶及紅陶燒成。漢以來,鉢又為僧人之食器。間以銀、玉為之。其以石或銅為之者,亦用來研磨藥末。又有漆器者,稱“髹鉢”。《南史·王僧孺傳》:“蕭文琰……乃與(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銅鉢立韻,響減則詩成,皆可觀覽。”《北齊書·元韶傳》:“魏室奇寳,多隨后入韶家。有二玉鉢相盛,可轉而不可出。”《太平御覽》卷七百五十九引《二石偽事》:“佛圖澄死,以生所服金杖銀鉢送終。後開棺視之,唯見杖鉢存焉”。元·張養浩《中都道中》詩:“露濕弊袍寒襯月,風餐行鉢暗凝塵。”吳師道《和黄晉卿北山紀遊》詩:“傳玩遺髹鉢,興嗟對殯宫。”《紅樓夢》第二十八回:“還要一塊三尺長上用的大紅紗,拿乳鉢研了面子呢。”《廣雅·器用》:“盋盂,鉢也。”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衆器用部 > 瓶鉢 > 鉢
鉢  bō

梵語“鉢多羅”的省稱。意譯爲“應器”、“應量器”。亦稱“鉢器”。指僧侣所用的瓦陶或鐵製食器。晉·道恒《釋駁論》:“蓋聖人設教,應器投法,受量有限。故化之漸録善心於毫端,忘鄙吝於丘壑。”《無量壽經》上:“七寳鉢器,自然在前。”《晉書·佛圖澄傳》:“勒召澄,試以道術,澄即取鉢盛水,燒香咒之。”《聯燈會要·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師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師曬飯巾次,見德山托鉢至堂前。”《六物圖》:“梵云鉢多羅,此名應器。有云:體、量、色三皆應法故。若準《章服儀》云:堪受供者用之名應器。故知鉢是梵言,此方語簡省下二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時大阿羅漢馬勝執持應器,入城乞食。”《正字通·金部》:“鉢,食器。梵語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謂體、色、量三俱應法故。體用鐵瓦二物,色以藥煙熏治,量則分上中下。釋氏皆用鐵,形圓,上有蓋。或用瓦,形亦如之。”參閱《行事鈔》下之二。

鉢bo

E35C
“钵”的繁体。

鉢bō

B123
“钵”的繁体。


程哲碑,東魏
朔州故平北府長史程鉢,字洪根。

道常等造像記,北齊
比丘道常減割依鉢之資。
“鉢”字《説文》所無,梵語“鉢多羅” (pātra)的省稱。意爲 “應器”,僧人食具。又寫作 “缽”。

☚ 鎖   鉘 ☛
000046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