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龙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火炮 > 金龍炮 金龍炮 jīnlóngpào 清初製輕型火炮。屬紅衣炮型。以銅或鐵鑄造。康熙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五年續有製作。重自百斤至三百七十斤,長自四尺五寸至六尺,彈重自五兩二錢至十六兩。均有瞄準裝置。中有炮耳,以支撑、平衡其身,便於調整射角。炮膛底部有火門,以火繩點火。載以雙輪車,或裝於四足炮架上,便於運行與發射。遍鍥龍鳳花紋,爲皇帝親征時使用之火炮。《皇朝禮器圖式》卷十六:“金龍礮。鑄銅爲之,前弇後豐,底如覆笠,重自二百八十觔至三百七十觔,長自五尺八寸至六尺,通髹以漆,前鋄金龍火珠,後鋄金回文、蕉葉文、夔龍,底鋄金花文,隆起四道,旁爲雙耳,左右鐫‘大清康熙二十年御製’。清、漢文。受藥自六兩五錢至八兩,鐵子自十三兩至十六兩。載以雙輪車,通髹朱,箱繪蟠夔,中加鐵盤,鋄銀花文,施機使可低昂,上爲鐵鋬承礮耳,礮口背轅,轅長一丈有五寸,兩端飾銅龍首鳳尾,中繪雲文,輪各十有八輻。”參閲《大清會典圖》卷九十八。 御製金龍炮 (《皇朝禮器圖式》) 金龙炮清初制轻型火炮。属红衣炮型。以铜或铁铸造。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十年、二十五年续有制作。重100~370斤,长自4尺5寸至6尺,弹重自5两2钱至16两。均有瞄准装置。中有炮耳,以支撑、平衡基身,便于调整射角。炮膛底部有火门,以火绳点火。战以双轮车,或装于四足炮架上,便于运行与发射。遍锲龙凤花纹,为皇帝亲征时使用之火炮。 《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六:“金龙炮。铸铜为之,前弇后丰,底如覆笠,重自二百八十觔至三百七十觔,长自五尺八寸至六尺,通髹以漆,前鋄金龙火珠,后鋄金回文、蕉叶、夔龙,底鋄金花文,隆起四道,旁为双耳,左右镌‘大清康熙二十年御制’。清、汉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