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雀山汉墓帛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雀山汉墓帛画 金雀山汉墓帛画汉代帛画。1974年在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中发现。长条形,是当时用作丧葬的一种旌幡。分为地下、人间、天上三部分。地下部分,有鱼龙水族之类的画像,表示“九泉”境界。人间部分,描绘墓主的活动以及与墓主生前有关的各种事件。天上部分以日月为代表,日中有金乌,月中有玉兔与蟾蜍。天之上有云气,天之下有山岳,山与天相接。全幅画表现了墓主幻想灵魂上天的思想。画法顺序是先打底稿,然后用各种颜色以平涂方法绘出画意,最后以朱砂线和白粉线作部分勾勒完成。 ☚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 洛阳汉墓壁画 ☛ 金雀山汉墓帛画 金雀山汉墓帛画西汉。绢本设色。纵200厘米,横42厘米。1976年山东省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此帛画覆盖于棺盖麻布之上,为长方形,内容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相近,是丧葬时悬挂用的旌幡。帛画从上到下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但在细节安排上也有与马王堆帛画明显的不同之处。天上部分日月高悬,红日中有金乌,满月内有玉兔和蟾蜍。周围云气环绕,没有女娲、腾龙等神象的位置。日月之下是三座仙山及一座代表“琼阁”的殿宇,由它将天上、人间联系起来。琼阁以下的人间部分内容很丰富。人物的活动场景从上到下列为五组。第一组,“琼阁”中的帷幕,一个贵妇人坐在一旁,正在接受四名女侍的供奉;第二组是乐舞场面,中间一女子正作长袖之舞,两乐师则在右侧弹瑟吹竽。左边二男子的动作漫漶不辨;第三组,五个戴刘氏冠(一种高长的冠帽)的男子互相拱手施礼,是迎送宾客的情景;第四组,一鸟首人身者正与一个提着葫芦的男子拱手交谈,可能表现了问药的场面。右边三个女子则在操纵一架纺车纺绩。一个小孩在旁边好奇地伸手弄那叶轮;第五组,两个武士模样的人正磨拳擦掌,准备作角牴之戏,左侧一人则袖手观看。这几组情节各异的画面反映了墓主人多方面的生活内容,占画幅面积的2/3。地下部分是双龙、犀、虎及神怪等。与马王堆西汉帛画相比,金雀山帛画的现实主义色彩较为浓厚。乐舞、角牴、纺绩等场面都表现得很有生活气息。武士的形象还作了适当夸张,十分生动活泼。此图以淡墨、朱砂画线起稿,平涂兼用渲染,最后用朱砂线、白粉作部分勾勒。以用色为主,与马王堆“工笔重彩”的画风不同。而形式、内容的相似处则表现了西汉初期各地文化融合、统一的发展趋势。 ☚ 绘画 吕纪三思图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