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融时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商业周报。初名《蒙特利尔金融时报》,1912年创刊。1961年起由索瑟姆-麦克莱恩出版公司发行。倾向自由市场经济,商业观点较为保守。著名编辑有B. K.桑德威尔、M.巴克威。1986年发行量102367份。 《金融时报》1988年创刊于英国伦敦,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经济类报纸之一。 金融时报英国全国性财政金融报纸。1888年创刊。政治上倾向保守党,为英国金融集团的喉舌。十分重视与经济有关的国内外政治、外交、军事动向。发行量不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和《卫报》,但在西方影响较大,其读者分布120多个国家。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英国全国性日报,1888年创刊,由金融时报公司在伦敦出版,发行量约20万份。该报读者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报主要报道财政经济、工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消息,经常出特刊介绍经济方面的统计材料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该报报道国际消息较客观,评论态度也较为严肃,在西方国家影响较大。1979年底起在联邦德国的法兰克福出传真版。 ☚ 金字塔报 金边国立博物馆 ☛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富有金融特色的全国性综合性经济类报纸。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八家金融机构联合创办《金融时报》于1987年5月1日创刊,邓小平同志题写报名,其宗旨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紧密围绕金融中心工作,通过新闻宣传报道,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中央银行依法履行职责服务,为实施党和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金融时报》按照“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通过金融,反映经济”的办报方针,重点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银行在金融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公布中国的金融法令和重要的金融、经济统计资料,传递国内外金融、经济信息,及时报道中国金融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成就,为实施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创造舆论条件;力求提高全民族的金融意识,普及金融法律知识;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报道和理论宣传,提高报纸的综合性、开放性与理论性。目前《金融时报》为对开八版日报,在全国14个城市设分印点同时印刷,向国内外发行,每日约30万份。 ☚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金融 ☛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英国金融界日报。1888年由英议会议员、金融家H·博顿利创建。英国金融寡头及大资产阶级的喉舌。刊载国内外金融和经济报导、评论,以详细刊登伦敦证卷交易所每天成交量、市场动态、等经济信息。也报导与经济有关的国内外政治动向。在北京有兼职记者,对中国的报道基本上是客观的。对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政界、企业界有较大影响,尤为金融界重视。订户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发行量约20万份。经费来源主要靠刊登广告和股东会报告。社址在伦敦。 ☚ 经济学家 英国东印度公司 ☛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全国性综合经济报纸,是以金融报道为中心的报纸,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八大金融机构联合主办。它的宗旨是: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通过金融,反映经济。它是沟通国内外金融、经济信息的桥梁,报道金融、经济重大政策和决策,具有宏观性和权威性。该报1987年5月1日在北京创刊。对开四版,周六刊。 ☚ 金凤 周原 ☛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英国金融资本的喉舌,反映财界和工商界的意见。该报因其纸张颜色粉红,也被称为“粉红色报纸”。1888年在伦敦创刊,由皮尔逊一朗曼公司所属的金融时报公司出版。该报详细报道金融、财经、工商业情况,重视与经济有关的国内外政治动向及英国在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组织中的活动。此外,还通过报道世界上一些银行和公司企业的业务状况来分析世界经济形势。该报的报道和评论比较严肃。国际新闻占有一定比重,还经常附加特刊,专门介绍世界各国政治情况和经济发展的统计材料。它在国内外金融经济界拥有较广泛读者,80年代发行量在19万份左右。该报1979年底开始,在德国法兰克福出传真版。在120多个国家共发行4.5万多份。 ☚ 金竖琴奖 金穗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