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融大辞典︱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融大辞典︱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 位置: 首页/附录库/金融大辞典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

 第一条 为了惩处金融违法行为, 维护金融秩序, 防范金融风险,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金融机构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的规定, 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给予处罚;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未作处罚规定或者有关行政法规的处罚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 依照本办法给予处罚。
 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 信用合作社、 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等。
 第三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 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但是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由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决定。
 本办法规定的纪律处分, 包括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撤职、 留用察看、 开除,由所在金融机构或者上级金融机构决定。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本办法受到开除的纪律处分的, 终身不得在金融机构工作,由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各金融机构不得任用, 并在全国性报纸上公告。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依照本办法受到撤职的纪律处分的, 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一定期限内直至终身不得在任何金融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者与原职务相当的职务, 通知各金融机构不得任用,并在全国性报纸上公告。
 本办法所称高级管理人员, 是指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主要负责人, 包括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董事长、 副董事长、 行长、 副行长、 主任、 副主任; 信用合作社的理事长、 副理事长、 主任、副主任; 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董事长、 副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等。
 第四条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离开该金融机构工作后, 被发现在该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金融管理规定的, 仍然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条 金融机构设立、合并、 撤销分支机构或者代表机构的, 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金融机构擅自设立、 合并、 撤销分支机构或者代表机构的,给予警告, 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一) 变更名称;
 (二) 变更注册资本;
 (三) 变更机构所在地;
 (四) 更换高级管理人员;
 (五)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变更、 更换情形。
 金融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的, 给予警告, 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前款第 (四) 项所列情形的,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七条 金融机构变更股东、转让股权或者调整股权结构的, 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涉及国有股权变动的, 并应当按照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
 未经依法批准, 金融机构擅自变更股东、转让股权或者调整股权结构的, 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八条 金融机构不得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
 金融机构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 责令停业整顿, 并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 吊销该金融机构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金融机构不得超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金融机构超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金融机构的代表机构不得经营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的代表机构经营金融业务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撤销该代表机构。
 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不得以下列方式从事账外经营行为:
 (一) 办理存款、贷款等业务不按照会计制度记账、登记, 或者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二)将存款与贷款等不同业务在同一账户内轧差处理;
 (三) 经营收入未列入会计账册;
 (四) 其他方式的账外经营行为。
 金融机构违反前款规定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告。金融机构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告的, 给予警告, 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金融机构不得出具与事实不符的信用证、 保函、 票据、存单、 资信证明等金融票证。
 金融机构弄虚作假, 出具与事实不符的信用证、 保函、 票据、存单、 资信证明等金融票证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金融机构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 不得承兑、 贴现、 付款或者保证。金融机构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 予以承兑、 贴现、 付款或者保证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造成资金损失的,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 保证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金融机构办理存款业务,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擅自提高利率或者变相提高利率, 吸收存款;
 (二) 明知或者应知是单位资金, 而允许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 擅自开办新的存款业务种类;
 (四) 吸收存款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客户范围、 期限和最低限额;
 (五) 违反规定为客户多头开立账户;
 (六)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存款行为。
 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二) 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三) 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
 (四)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贷款行为。
 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从事拆借活动,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拆借资金超过最高限额;
 (二) 拆借资金超过最长期限;
 (三) 不具有同业拆借业务资格而从事同业拆借业务;
 (四) 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网络之外从事同业拆借业务;
 (五)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拆借行为。
 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暂停或者停止该项业务,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 金融机构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从事证券、 期货或者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不得为证券、期货或者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提供信贷资金或者担保,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自用不动产、 股权、 实业等投资活动。
 金融机构违反前款规定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构成非法经营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 不得允许单位或者个人超限额提取现金。
 金融机构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 允许单位或者个人超限额提取现金的, 给予警告, 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信用卡管理的规定, 不得违反规定对持卡人透支或者帮助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
 金融机构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信用卡管理的规定, 对持卡人透支或者帮助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的, 给予警告, 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 金融机构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金融机构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二条 金融机构不得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
 金融机构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三条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协助税务机关、 海关办理对纳税人存款的冻结、扣划。金融机构违反前款规定, 造成税款流失的, 给予警告, 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妨害公务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 依照外汇管理条例的规定, 给予行政处罚;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对大额购汇、频繁购汇、 存取大额外币现钞等异常情况不及时报告;
 (二) 未按照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申报。
 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警告, 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签订、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购购透支。商业银行为证券、 期货交易资金清算透支或者为新股申购透支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商业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 对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第二十七条 财务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 超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规模发行财务公司债券;
 (二) 吸收非集团成员单位存款或者向非集团成员单位发放贷款;
 (三) 违反规定向非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四) 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行为。
 财务公司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财务公司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 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责令该财务公司停业整顿, 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信托投资公司不得以办理委托、信托业务名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委托、信托业务。
 信托投资公司违反前款规定的, 给予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该信托投资公司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 给予记大过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情节严重的, 暂停或者停止该项业务, 对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 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或者其他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金融机构缴纳的罚款和被没收的违法所得, 不得列入该金融机构的成本、费用。
 第三十条 对中国人民银行所属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的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 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一条 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 依照国家有关证券管理的法律、 行政法规执行, 不适用本办法。
 对保险违法行为的处罚, 依照国家有关保险管理的法律、 行政法规执行, 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 刑法有关条款刑法有关条款
 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 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 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 虚假出资, 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 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六十一条 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扰乱金融秩序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造成较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 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 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第一百八十七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以牟利为目的, 采取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方式, 将资金用于非法拆借、发放贷款, 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八十八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 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 票据、存单、 资信证明, 造成较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八十九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 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 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数额较大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 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 扰乱市场秩序, 情节严重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 金融大辞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   金融大辞典︱附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评价报告的结构和撰写方法 ☛
000134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