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金融大辞典︱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公开发行股票证券公司 (以下简称证券公司) 的信息披露行为,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证券公司编制年度报告时, 除应遵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有关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的一般规定外, 还应遵循本规定的要求。其中的财务报表附注部分还应遵循《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6号-证券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 的要求。 第三条 证券公司应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前三年年末或年度如下财务数据与财务指标:流动资产、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流动负债、净资本、 营业收入、手续费收入、 自营证券差价收入、证券发行收入、 营业支出、净资产负债率等。 第四条 证券公司董事会应在其报告中披露如下事项: (一) 证券经纪业务情况, 包括: 1、按证券种类 (如股票、基金、 国债、企业债券和其他证券等) 和交易场所披露代理买卖证券的金额、 市场份额。 2、按债券的种类 (如国债、企业债券等)披露报告期内代理的已兑付债券金额。 3、披露报告期内代理保管证券的增减变动情况, 并注明有无将代保管证券抵押、 回购或卖空情况。 (二)按全额承购包销、余额承购包销和代销等承销方式分别披露报告期内承销的次数、 承销金额和相应的承销收入。 (三)按自营证券种类披露本期与上期按月计算的自营证券年均余额、 自营证券差价收入和自营证券收益率。 (四) 披露本期与上期有关资产管理业务的平均受托管理资金、受托资金总体损益和平均受托资产管理收益率。 (五)其他业务利润较大的, 分别按业务类别披露本期与上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六)前一报告期末所披露风险因素本年内给证券公司造成的损失, 以及本年末所存在的可能对其造成重大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及相应对策。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营运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 财务风险、 电子技术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等。 对风险因素能够作出定量分析的, 应进行定量分析; 不能作出定量分析的, 应进行定性描述。 (七)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包括所投资金融品种或金融工具等价格的异常波动、对一项金融资产的大额投资、公司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外汇汇率的较大变动、 自然灾害、重大证券交易等等。应详细披露这些非调整事项的内容以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如无法作出估计, 应说明原因。 第五条 证券公司应聘请具有证券公司审计经验的、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中国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和制度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此外, 应增加审计内容, 聘请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 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增加审计时需关注的内容包括: 损失准备的提取及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 重大表外项目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不同经营业务及经营区域的资产质量、获利能力和经营风险; 法定财务报告与补充财务报告之间的主要差异。 年度报告正文中的财务资料应与法定财务报告一致, 补充财务报告应作为年度报告的附录披露。 第六条 证券公司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 证券公司还应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 尤其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提出改进建议, 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随年度报告一并报送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 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指出以上三性存在缺陷的,证券公司董事会应对此予以说明,监事会应就董事会所作的说明明确表示意见, 并分别予以公开披露。 第七条 证券公司编制年度报告摘要时, 应包括上述第三条至第六条的主要内容。对其中的财务指标, 可不必列出计算公式。法定财务报告与补充财务报告之间存在重大差异的, 应在摘要中予以说明。 第八条 本规定由中国证监会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 金融大辞典︱证券交易所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金融大辞典︱证券公司检查办法 ☛ 00013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