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稱“金縷玉衣”。漢代帝王的殮服。各部分都由許多玉片組成,玉片間以金絲編綴,故稱。源于周秦的“鱗施”,漢代盛行,三國以後漸衰。《後漢書·禮儀志下》:“守宫令兼東園匠將女執事,黄緜、緹繒、金縷玉柙如故事。”李賢注引:“《漢舊儀》曰:“帝崩,唅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以玉爲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黄金爲縷。腰以下以玉爲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爲柙,下至足,亦縫以黄金縷。”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及其妻竇綰墓各出土金縷玉衣一件,各由兩千餘玉片,四角鑽有小孔,穿以金絲,連綴而成。參見本類“玉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