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秀瑶族自治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秀瑶族自治县

县级民族自治地方。1952年5月28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1955年8月改自治县,1966年改今名。是我国瑶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的大瑶山上。面积2081平方公里。人口 142300人。主要有瑶、壮、汉等民族。县政府驻金秀镇。境内多山,有原始森林。气候温凉,雨量充沛,水力电力资源丰富,有“绿色之库”之称。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盛产茶叶、竹、木材、油茶、油桐等。土特产品有香草、甜茶、八角、香菇、烟叶等。矿产有金、银、铜、铁、铅、锌、稀土、水晶等。

金秀瑶族自治县

1952年5月28日建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 1955年8月改自治县, 1966年改今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大瑶山地区。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金秀镇。唐属思唐州,宋改思明州,不久即废置。明为大藤峡瑶民聚居地区之一,清分属永安、象州两州及桂平、平南、修仁等县。民国划归桂平、平南、蒙山、荔浦、修仁、象县、武宣等七县分辖。居民有瑶、壮、汉等族。汉称盘瑶、茶山瑶、坳瑶、山子瑶、花蓝瑶的瑶族居住于此,在语言、服饰等方面各有特点,境内多山,有原始森林。水力资源丰富,有“绿色之库”之称。农、林产有玉米、薯类、茶叶、木材、竹、油茶、油桐等。土特产有香草、甜茶、八角、香菇等。药材种类繁多。有稀有珍贵动物鳄蜥。解放前除少量水田外,大都刀耕火种。行*石牌制度统治。解放后,建有医院、中学、礼堂及百货商店等新式楼房。邮电、公路畅通。

金秀瑶族自治县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的大瑶山。1952年5月28日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1955年8月改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66年4月改为今名。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金秀镇。辖8个乡、3个镇。总面积2513km2。总人口14.59万人(200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46万人,占总人口的78.50%。境内大小河流26条,总长度为1683.8km,年产水量25亿m3,水能蕴藏量达15.68万kW。林业面积255.7万亩,森林覆盖率73.11%。植物种类多,共有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纤维类157种,淀粉类66种,甜味类8种,油脂类198种,芳香类94种,药用类1360种。动物有32目、69科、281种。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铜、金、铅、锌、钨等10多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4.0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790元;工农业总产值4.62亿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3169元;粮食总产量54367t,人均粮食产量373kg;农民人均纯收入1463元;地方财政收入2097万元。1998年,通过自治级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全县有卫星电视站10个,城乡电视覆盖率达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