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思想和艺术
论著。吴红、胡邦炜撰。巴蜀书社1987年9月出版。该书提出《金瓶梅词话》系由说书人的“说话”底本,前人和同时人词曲以及最后整理写定者的编创这三部分构成的累积型作品;认为小说作者不只了解明代上层政治,而且熟悉明代商人和市民生活情态,而又对商业繁荣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心情矛盾。作者在探讨小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初步梳理了时代土壤和社会思潮对作品的影响,并仔细剖析了作者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思想和艺术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在分析小说中的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应伯爵等人物的性格、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悲剧命运时,打破了以往的简单化模式,提出了“《金瓶梅》是中国古代最具命运感和人生感的长篇小说”的观点,认为它在艺术上已突破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接近近代小说的结构和叙述方式,刻划人物多样化,个性化,不仅超过同时说部,也影响了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的创作。